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 還未到不可收拾

  營帳內,主臣二人久久沒有說話。

  最后,杜如晦分析道:“廬江王李瑗,素于太子相善。他此前雖然跟著大王前往山南道平叛,但并沒有立下什么功勛,此番圣人讓李瑗統領云陽軍,絕非是出自對李瑗的信任。在屬下看來,這其中,應該是太子在使力。”

  “本王何嘗不知。”李智云端起茶盞飲水,潤潤干澀的喉嚨,“李瑗算什么東西,將千人已是極限,何況萬人兵馬。若不是李建成在暗中助他,李......父皇又怎么會注意他。克明啊,本王和你,都失算了。”

  沒有稱呼哥哥,更沒有稱呼太子,而是極其無禮的稱呼儲君名諱。杜如晦明白,楚王已經盛怒在心。

  “大王,冷靜。”

  “冷靜?”李智云一雙厲眸看向杜如晦,“克明,你可知道云陽大營的兵馬,乃是追隨本王自晉陽起兵的嫡系!現在,他說拿走就拿走,視本王如草芥耶?”

  杜如晦抿抿嘴唇,鄭重提醒,“大王欲效前漢劉長行事乎?”

  前漢劉長,淮南厲王,前漢孝文帝異母弟,此子自幼養在呂后膝下,因此躲過殺身之禍。當盛年,力能抗鼎,武力強悍。他的母親趙姬因為審食其救援不力而死,是故劉長自幼心懷怨恨。

  后來,漢孝文帝主政,劉長錘殺審食其。

  沒錯,小年輕用錘子活活錘死一個行將就木的老人。

  杜如晦說這個,是在提醒李智云不要沖動。沖動會造成巨大,且不可挽回的失誤。

  而且,不要把憤怒用錯了地方。

  李建成并不欠你什么,他今日奪你兵權,意料之中。正如審食其救不了趙姬一樣,他本就不欠趙姬什么。劉長錘殺審食其,只能說他是無能狂怒。

  因為真正害死趙姬的是呂后。

  聽見杜如晦的警告,李智云也漸漸冷靜下來。

  “本王失態了。”

  “屬下能理解大王的心情,不過,事情還沒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李智云嘆道:“信中言明,大軍已隨李瑗前往商州,本王這個時候趕回去也遲了。”

  “大王,你根本就不可以趕回去。”

  “為什么?”李智云不解,“難道,讓本王眼睜睜看著云陽軍被太子拿下嗎?”

  杜如晦搖搖頭,“大王,云陽軍不是太子的,而是圣人的。如果大王趕回長安,要求圣人換將,圣人會怎么想?楚王迷戀兵權?楚王不愿放權?還是楚王欲控制軍隊?又或者,楚王心懷不臣?”

  一席話,令李智云汗流浹背。

  至如今,他才如冬月冷水撲面,徹底冷靜下來。一直以來,云陽軍都受到他的轄制,加上又是晉陽起兵的嫡系,以及李淵的默認,李智云從心底將這支兵馬當成他的私曲。

  可是他忘了,這大唐做主的,乃是圣人。甚至他現在的榮耀地位,也是來自那個人。

  “克明,我知錯了。”

  聞言,杜如晦心中一松,“大王冷靜下來便好。”

李智云調整心情,問道:“你方才說事情還沒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這是什么意思?”谷  杜如晦分析道:“圣人讓李瑗率領云陽大營的兵馬支援商州,這就說明商州出現了戰事。此前朝廷的主方向是支持秦王平定西涼李軌,齊王駐守并州,淮安王駐防河北。長平王駐守商州,本來是打算進攻朱粲,但因為朱粲麾下聚集二十萬兵馬,因此改為暫守商州。”

  “而現在,朝廷往商州調兵,只有兩種可能,一是朱粲開始進攻商州,二是長平王準備主動出擊。不管什么原因,商州必有戰事爆發。原本長平王麾下已有三萬兵馬,加上云陽大營的兩萬兵馬,共計五萬大軍,這絕對不是小打小鬧。”

  李智云點點頭,說道:“這些本王都明白,可是云陽大營的兵馬,就這樣拱手讓給太子嗎?”

  “讓?”杜如晦笑著搖搖頭,“大王,李瑗現在雖然統帥著云陽軍,但并不代表他就能掌控云陽軍。”

  “可如果,長平王在商州打贏朱粲,太子就會趁機建言,讓李瑗繼續統帥云陽軍。”

  “打得贏嗎?”杜如晦反問。

  “為何打......”看著杜如晦的眼神,李智云似乎明白什么。

  杜如晦道:“大王,長平王什么人,大王與屬下再清楚不過。他的對手,朱粲有二十萬兵馬,長平王得到云陽軍也不過五萬兵力,屬下聽聞朱粲麾下將士無糧以人為食,各個都是喪心病狂的野獸。雖然朱粲手下將士未必人人著甲,但是他們已經非人,面對唐軍,必然殊死一搏。唐軍雖然裝備齊全,但面對二十萬兵馬,亦難有十成把握言勝。”

  “退一步來說,就算能打贏,他們也打不贏。”

  “什么意思?”李智云瞇眼。

  “大王別忘記了,段志玄和薛收還在云陽軍呢。大王經營云陽軍多年,上下將官,皆以大王馬首是瞻。大王要他們做什么,他們自然就會做什么,李瑗短時間內,可找不到那么多人替換。”

  說到這里,李智云已經全部明白了。緊跟著,他又說:“如果讓段志玄在暗中掣肘,長平王十有八九會敗。但本王擔心,長平王一旦戰敗,太子會不會建議父皇,用李瑗鎮守商州。甚至,干脆就讓李瑗延緩行軍,等長平王大敗的時候,再抵達商州。到時候,太子就可以順理成章的推薦李瑗來鎮守商州,而李瑗也有足夠的時間來控制云陽軍。”

  杜如晦笑著搖搖頭,言道:“殿下放心,朱粲不過是山野匹夫,他若能打敗長平王,一定會進攻關內。屆時關內震動,就算圣人讓李瑗防守朱粲,但有段志玄和薛收在軍中,他守得住么?”

  “而他若守不住,朱粲威脅關內,必然導致關內百姓躁動。目前秦王征討西涼,齊王鎮守并州,淮安王遠在相州,其他的宗室諸王,誰又能比得上大王呢?到時候,圣人必以大王為主帥,抵御朱粲。”

  “再說,如果朱粲不進攻,我們也可以暗中使計,告訴他關內虛實,引誘他進攻。朱粲已經搶遍南陽諸地,關內的膏腴,足夠吸引他拼死一搏。”

  到此,李智云已經徹底放心。

  只要微操弄得好,最后他還是可以回去重新掌控云陽軍。

  “不管如何,經此一事,云陽軍必然元氣大傷。”李智云有些心疼。

  杜如晦勸諫道:“大王,云陽軍雖然是晉陽嫡系,但自從打進長安之后,一直沒有經歷大戰。平山南道,得益于關隴之勢。剿滅薛舉,主力是秦王兵馬,云陽軍已經很久沒有大戰了。此番若是戰敗,當如當頭棒喝,打散云陽軍的驕逸。烈火煉金,方出神兵。”

  李智云點點頭,言道:“你說得對。”

  緊跟著,杜如晦說道:“而且,圣人若以大王為主帥,云陽軍損失多少兵馬,大王就可以補充多少兵馬。甚至,借此機會,擴充兵力。”

  李智云微微一頓,危機危機,危在前,機會在后。

  “哈哈哈,好啊克明,好啊。”

  聽見大王爽朗的笑聲,杜如晦也發自內心的微笑。

  “本王這就寫信給段志玄,讓他好好的‘效忠’李瑗。”李智云語氣充滿殺意。

  搶我的玩具,得做好付出代價的準備。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