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十章 讓我來評理是吧

  進退兩難!

  現在李世民和竇威的處境就是如此的尷尬,他們不服輸,想要找機會翻案。甚至不惜放棄和太子正面交鋒,把楚王李智云拖下水,借此拖延時間。

  李淵呢,給他們拖延時間的機會,但是裴寂的提議,幾乎是在逼迫他們立馬承認錯誤。

  原因很簡單,假如竇氏要找一個人頂罪,那么李淵肯定不會認,而李淵不認,繼續拖延,竇威和竇抗就不能留在政事堂參政,只能被迫配合李智云查案,可問題是,誰知道李淵要拖延多久。

  三五個月還好說,若是拖延一個三五年,兩位竇相不是告老也等于告老。

  可以說,這一招基本上堵死了竇氏的退路。

  這個道理,秦王明白,竇威明白,太子明白,甚至一些重臣都明白。

  可是,無法反駁,因為案子牽扯竇氏,裴寂所奏完全合理。

  當然,有人不明白,那就是李元吉。他看見大哥嘴角幾乎憋不住的笑意,心中急切,低聲問道:“大哥,怎么了?”

  “四弟莫急,待朝會結束,我給你解釋。”

  “好。”

  李世民坐不住了,裴寂這一招太狠太毒,幾乎是一擊斃命。

  “父皇,裴相所言,極為不妥,恕兒臣不能茍同。”

  “有何不妥?”李淵目光落在李世民身上。

  李世民道:“父皇,政務繁忙,如若讓兩位竇相配合查案,那誰來幫助父皇處理國事呢?”

  裴寂嘿嘿一笑,說道:“殿下,這話就不對了,滿朝大臣皆乃天縱之才,不是缺了誰就不能處理朝政的。殿下還請放心,群臣定然會輔佐陛下處理國政。”

  李世民氣惱,裴寂這個狗東西先前惡心劉文靜的時候,他心里非常的暢快,但是現在惡心自己,他是真的覺得裴寂該死。

  “父皇,若因此案而懷疑兩位竇相,豈不是叫天下士人寒心么,還請父皇三思。”

  緊跟著,秦王系官員紛紛開口,讓李淵不要答應裴寂。

  見狀,李智云心中冷笑不已。這哪是裴寂的主意,這分明是老李自己的殺手锏。裴寂不是太子的人,更不是秦王的人,他是純正的皇帝鷹犬,只為皇帝沖鋒。

  背后沒有皇帝授意,借他十個膽子,他也不敢這么對付竇氏。

  而如今,秦王越是拒絕這個提議,老李便會越反感。

  耳邊聽著此起彼伏的聲音,李智云心中默默感慨,二哥還是太急了,失去政事堂的兩位竇相,等于斬斷他的雙臂。攜眾臣意而威脅李淵改變主意,這是在找死。

  于是,他偷偷看了一眼帝座上的圣人。

  果然,老李這個時候臉色黑的發紫。于他而言,朝臣和秦王的這種做法,等同于逼宮。

  他很不爽,非常的不高興。

  這個時候,李建成拱手道:“二弟,你這么做就不對了,若是兩位竇相真的是清白的,自然會很快就能洗脫冤屈,重歸朝堂。但是眼下你卻再三拒絕父皇美意,不想為竇氏脫罪,為兄真的看不明白。還是說,你覺得政事堂沒有兩位竇相,父皇就不能理政了是嗎?”

  殺人還要誅心!

  好可怕呀!

  李智云抿著嘴,好想放聲大笑。

  李世民頓時反駁,“本王從無此意!”

  “不見得吧。”李元吉慢悠悠的開口道:“此案涉及竇氏,秦王拼命否定大理寺查出來的真相,一心一意想要保全竇氏,這其中是否有些勾連,我們也不知道呀。”

  “胡言亂語!”李世民指著李元吉,斥道:“你安敢在此蠱惑父皇,簡直放肆!”

  他恨的滴血,兩個親兄弟,居然聯手坑他,對付他。

  可憐他為大唐南征北戰,到頭來,居然沒有一個兄弟理解他,幫助他。

  谷不,不對,有一個兄弟倒是和自己的想法總是不謀而合。想著想著,他目光看向李智云。

  “五弟!”

  “二哥。”李智云拱手。

  尼瑪的,能不能不要看我,被你看上準沒好事。

  “你來評評理!”

  評理?

  二哥,你剛剛坑了我你知不知道。

  讓我來評理是吧,好啊。

  李智云道:“父皇,二哥所言不無道理,但是裴相說的也完全合理,兒臣以為,其實也不用兩位竇相離開政事堂,他們對大唐忠心耿耿,應該不會有貳心,此事倒是極有可能是竇氏的其他人做的。不如這樣吧,將所有竇氏子弟召回長安,一一審問。如此一來,既能讓竇相繼續參政,同樣也能幫助兒臣盡快破案。”

  聞言,竇抗眼皮子劇烈抖動。

  楚王的提議比裴寂還狠,召回所有竇氏子弟,這不等于把竇氏從朝廷里面連根拔除么。

  好一個楚王,心思居然如此歹毒!

  太子眼眸一亮,拱手道:“父皇,兒臣以為可行。”

  哼哼,召回竇氏所有子弟,等于徹查竇氏在各地的勢力,一日不破案,這些竇氏子弟都只能待在長安蹉跎歲月。

  如果說裴寂對付竇氏的方法是在伐掉竇氏這株大樹上最強壯的樹枝,那么李智云的做法就是在挖根子。

  李世民張張嘴,然后又緊咬嘴唇。

  楚王沒讓他失望,站在了他這一邊,但是楚王的解決辦法卻讓他不能答應,也無法答應。而且,楚王說的有理有據,話里話外都在表明他相信私藏弓弩一案和兩位竇相沒有關系。

  “諸位愛卿以為楚王所言可否?”李淵嘴角露出一絲笑意。他沒想到,楚王這次能給他一個驚喜。

  竇威也沒想過,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居然會變成現在這樣。

  要么他和竇抗離開政事堂,要么所有在外的竇氏子弟返回長安。無論哪一個,他都無法接受。

  這個時候,支持秦王和竇氏的關隴官員紛紛沉默。他們不想看見關隴在政事堂失勢,所以才會劇烈反抗。

  但現在楚王給了第二個選擇。

  而且,貌似第二個選擇還可以商量著接受。

  裴寂意外的看了一眼李智云,發現后者臉色不變,倒也沒有完全放在心上。

  在他看來,李智云的這種做法,其實還是和稀泥,不想得罪人。

  見沒人出聲,李淵又看向秦王和竇威,“秦王,竇相,你們覺得呢?”

  李世民臉色躊躇,做事情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在竇氏私藏弓弩一案上,他已經多次違逆皇帝,正面反駁太子,如果這次還要繼續反對提議,那就是明晃晃的和父皇作對。

  竇威則面色怏怏,有些難看。

  過去一會兒,他拱手道:“老臣覺得裴相所言有理,既然此案涉及竇氏,那老臣也責無旁貸,理應配合朝廷,捉拿真兇。”

  他仔細想了想,召回所有竇氏子弟的代價他承受不起。他可以被耽誤,但是竇氏子弟不能被耽誤。

  聞言,李世民心中默默松口氣,但與此同時又升起一股強烈的恨意。

  李淵頷首,“那就依裴相所言吧。”

  目光從竇威身上收回,李建成臉上的笑意越發的隱藏不住。

文學網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