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八十七章 鐵證如山伏法認罪

  事情的經過相當簡單,李智云調查的時候更是水到渠成。原本他以為自己這次玩砸了,但是沒想到砸出了竇氏仿制火油的暗室。在認出仿制火油的時候,李智云就已經決定,他必要以此攀咬竇氏。

  在接下來的調查中,他發現自己想多了,根本不需要他攀咬,因為仿制火油就是竇氏干的,還是竇琎!

  調查過程很簡單,在衛府軍搜查之下,找到糧鋪負責人以及還存活的奴仆,從他們口中查到參與此事的工匠,然后抓住工匠,順藤摸瓜,抓住了工部內鬼吳振。

  在吳振的坦白下,竇琎瞬間暴露。

  順利的讓李智云感到不真實。

  這一次,誰也救不了竇氏。

  鄭善果目光看向竇琎,頗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意味。隨著竇抗向東宮示好,他們原本都準備好了接納竇氏。但是萬萬沒想到會發生這種破事。

  與此同時,他心里也深深忌憚著楚王。因為仿制火油的調查,他居然一點不知情,全都是楚王在暗中進行。

  現在人證物證俱在,如何翻案?

  最痛快的莫過于陳叔達,看見竇抗痛苦,他就痛快,大有懲處叛徒的爽快。

  “竇抗,竇琎,你們還有什么話說。”李淵面無表情的看著他們。

  說什么?

  無話可說!

  鐵證如山的事實,讓竇琎只能伏法認罪。

  竇琎跪地拜首,“臣知罪。”

  不知也沒辦法,因為無從辯駁。

  竇抗哭訴道:“陛下容稟,竇琎犯下如此滔天惡事,臣不敢為其求情,但是,臣請求陛下,給竇氏彌補錯誤的機會。此番宜陽坊被燒毀大半,竇氏愿意替朝廷重建。”

  陳叔達卻是不想放過他,直接說道:“陛下,竇琎私造火油,等同于謀反,臣請陛下重責竇氏,以儆效尤。否則,世家大族,人人都學竇氏,朝廷秩序何在?”

  說到這里,幾個世家出身的臣子都看了一眼陳叔達。

  他們心里或多或少對這句話不敢茍同,誰特么會學竇琎這個沙雕私造火油啊。

  又不是準備造反。

  見陳叔達還是不愿意放過竇氏,竇抗恨不得當場捅死陳叔達。

  李淵微微蹙眉,看向李智云,“楚王,你以為呢?”

  李智云想了想,說道:“父皇,兒臣想先問竇琎一個問題。”

  “問吧。”

  “是。”

  李智云走到竇琎面前,“竇琎,你為什么要仿制火油,真的是為了造反?”

  “不是不是,我從沒想過。”竇琎連忙否認,接著道:“我只是想用來走商。”

  “賣給誰?”李智云眼睛微微瞇起。

  這個問題和造反一樣嚴重,因為這是資敵。

  竇琎解釋道:“曾經有西域小國商賈見識過火油威力,欲購之,以抗西突厥。”

  東突厥指的是頡利和突利,這部分主要在大唐的北方,靠近大海。而西突厥則是盤踞在西域一帶的突厥部落。雖然都是突厥,但東西突厥卻是敵人。

  聽見不是賣給頡利,李智云松口氣,但也沒有完全松口氣。

  “竇琎,而今我朝對西域鞭長莫及,火油若是落在敵國之手,你可知道會對我朝邊境造成多大壓力!”

  李智云恨不得一槍崩了這個煞筆。

  現在天下尚未一統,東突厥窺伺在側,竇琎這個沙雕居然把火油往西域賣。

  這難道不是在給大唐增加游戲難度嗎?

  竇琎唯唯諾諾,根本不知道如何回答李智云。

  裴矩擔憂道:“楚王殿下所言不無道理,自隋末以來,西域失去控制,西突厥、高昌等國雖有遣使來朝,但終究天高路遠,一旦讓其得到火油利器,隴西或有邊防之患。”

  裴矩曾經略西域,在這個問題上,沒人比他更有發言權。

  問題上升到國家安危層面,李淵也是怒不可遏殺機畢露。

  “竇琎,你該死!”

  李淵原本還沒有殺竇琎的愿望,但是他現在真想一刀砍掉竇琎的腦袋。

  大唐眼下立國不久,根本無法在短時間內收回西域故土,若是讓西域強大,勢必會對大唐隴西造成壓力。

  竇抗已經完全木然,無法為竇琎辯解。他被自己弟弟的愚蠢所震驚,沒有底氣為他求情。

  李智云問道:“你賣了多少?”

  “還沒有賣出去。”竇琎道:“因為還未仿制成功。”

  聞言,眾人頓時松口氣。

  至此,李智云再無問題,退回位置。

  接下來,就是審判竇氏的時候。畢竟私造火油,罪責不小,竇氏也難辭其咎。

  李淵看了看竇抗,又看了看竇琎,下令道:“竇相留下,其他人退下吧。”

  聞言,眾人雖然奇怪,但也不敢說什么,紛紛告退。至于竇琎和吳振等人,則被押了下去。

  李智云則暗自猜測,老李只怕是要借故吸竇氏血。

  畢竟出了這檔子事,竇氏想要全身而退是不可能的,他們必須為此付出代價。

  至于什么代價,這就是私下的交易了。

  殿外,李智云叫住裴矩。

  “裴公。”

  “殿下。”

  李智云道:“今日說起西域一事,本王有件事情要拜托裴公。”

  “殿下但說無妨。”裴矩笑呵呵的說。

  李智云道:“聽聞裴公曾著《西域圖記》一書,本王欲借之一觀。”

  “原來如此。”裴矩道:“老臣回府之后,便會命人將書送給殿下。”

  “多謝裴公。”

  殿內。

  李淵走到竇抗面前,將他輕輕扶起。

  “還好嗎,兄長?”

  竇抗是太穆皇后族兄,因此李淵喚他一聲兄長也說得通。

  竇抗看向李淵,苦澀一笑,“讓陛下失望了。”

  李淵嘆道:“以往竇琎在民部所做的事情,朕可以看在太穆皇后的份上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是這次,他太過分了。火燒宜陽坊,朕還能說是游俠惡斗,可火油,你讓朕怎么向朝臣交代?

  更何況,你也是打過仗的,應該知道火油一旦傳出去,對大唐來說意味著什么。

  竇琎,他這次太令朕失望了。”

  竇抗深深嘆口氣,拱手道:“竇氏知道錯了,還請陛下能給竇氏彌補錯誤的機會。”

  他知道,李淵單獨留下他,就是在給他開條件。

  李淵頷首,言道:“竇琎不能留在朝中了,他此番犯下大錯,必要嚴懲不貸。巴蜀是個不錯的地方,讓他去那里吧。”

  竇抗思忖片刻,便答應下來。

  沒有砍頭,還算能接受。

  緊跟著,李淵又說道:“宜陽坊被燒掉六成,起因雖不是因為竇琎,但火油卻是他所私造。因此,善后、撫恤、重建之事,還需你多多費心。”

  “臣遵旨。”竇抗心在滴血,他知道自己答應下來意味著竇氏的錢財將會如水一般外流,但是他只能答應。

  “另外。”李淵又開口道:“糧倉空乏,還需竇氏多多填補。”

  “......是。”

  “朕知道,此番是竇琎的錯,與你無干,未免你受他牽連,同時也讓你避嫌,朕打算讓你出任山南道行臺長史,你覺得如何?”

  聞言,竇抗臉色一暗。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