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八十六章 新羅人長安見聞

  若說有不同,那無非是他們滅亡的順序不同。可能是高句麗為第一,新羅第二,百濟最后。也可能是其他順序,以結果而言是不會改變的。

  或者說,沒人能改變皇帝的決定。

  雖然朝堂上沒人提攻打高句麗的事情,但實際上,大臣們都知道一點,以當今皇帝的性子,絕不會從此馬放南山。高句麗、新羅百濟三國,不過是秋后的螞蚱,蹦跶不了多久。

  楊恭仁道:“陛下,臣以為,新羅使團此番前來,很可能是為請求我朝冊封一事。此番新羅是女子繼位為王,我們該如何做?”

  李智云略作思忖,說道:“既是他們內部決定,我們便不必去更改什么。若真是此請,照例冊封便是。”

  “遵命。”

  眼下大唐對新羅,終究是鞭長莫及,與其插手新羅內部的事情,不如讓他們自己內耗。無論他們內部有沒有權臣篡位,對于大唐來說都無關痛癢。

  因為,少一個新羅,和多一個新羅,對于大唐將來奪下那塊土地沒有太大差別。

  六日后,新羅使團進入長安。

  如果說,在路上看見唐人安居樂業,勤事農桑,不過是這中原大國的滄海一粟,繁榮一角。那么,長安的繁榮,則是頂上蓮花,直叫閼川三人目瞪口呆。

  他們以往雖然沒有出使過大唐,但是多多少少對中原上國的帝都有所想象,可真正見到的時候,卻仍然被震撼的不輕。

  “這就是長安?”金勝曼悄悄掀開車簾一角,看著那光鮮亮麗,往來不絕的唐人,胡人,草原人,整個人都處在震驚階段。

  新羅金城,與長安相比,簡直就是天地之差,云泥之別。

  那規整有度的道路,清凈無塵的市容,繁榮熱鬧的大街,無一不再告訴金勝曼,這里可能是天下最興盛之地。

  “這,便是長安么。”她壓下心中震驚,心中忽然涌現些許期待,對未來的期待。

  使團在鴻臚寺客館下榻,受到鴻臚寺官員接待。

  閼川在和鴻臚寺官員交流之后,請求朝拜唐朝皇帝陛下,并請唐朝皇帝冊封新羅新王。

  鴻臚寺官員將他的請求,轉告皇帝。

  客館。

  “我還以為,我們來到這里,便會立即受到唐朝皇帝接見,沒想到卻要枯等。”金欽純蹙眉。

  在他看來,大唐確實強得不像話,可他們新羅是來拜碼頭的,你作為大哥,不能早點接見么。

  閼川安慰道:“稍安勿躁,稍安勿躁。方才我打聽過,其他番邦使臣來此,都要等待,我們自然不能免俗。你們二人不必覺得受到了侮辱,因為他們是大唐,是中原上國。

  何況,我們也并未被刁難,不過是讓我們等等而已,不妨事的。對了,你們倒是可以趁此機會,多在長安走走看看。若是看見什么好的地方,我們新羅可以學習,一定要記下來。

  中原上國,兵力強盛,文化超俗,我們只要學到一點點皮毛,回去之后也能更好的興盛國家。”

  “是。”

  便在此時,金勝曼忽然走進來。

  三人連忙起身行禮。

  “我與你們一起去看看。”她說。

  閼川苦笑到:“公主,您就別添亂了,唐人重禮,您若出去拋頭露面,叫唐人知曉,我們該怎么辦呢。”

  聞言,金勝曼臉色一暗。

  “我知道了。”

  閼川笑著點點頭,說道:“公主,您現在最該做的,是盡快學習中原話,如此一來,將來可以更好的和唐朝皇帝交流。”

  金勝曼點頭,旋即退了出去。

  金欽純和金春秋二人默然無語,隨后便帶著人離開客館,行走在長安。

  他們第一個要去的地方,自然是最繁華的東西市。

  去的路上,倆人著實被震驚的不行。因為他們身邊陸陸續續走過各種人,有西域胡商,有草原人,還有沒見過的昆侖奴,可謂是真正的大開眼界。

  待抵達東市,喧鬧繁榮的氣息撲面而來。

  望著那不見盡頭的人海,金春秋不知道該說什么。這種熱鬧繁華,哪怕是新羅最重要的節日,都見不到。

  那些唐人,個個身高體壯,腰纏萬貫,攜刀劍而行。腰間玉佩作響,君子之風油然而生。

  “這就是,大唐。”金春秋自己也沒察覺,他語氣中,竟帶著濃濃的羨慕。

  “瞧一瞧,看一看,最新版長安小說報,《隋末英雄傳》再更一卷,先到先得,數量有限!”

  “我要!”

  “來一份!”

  “別擠啊!”

  “直娘賊,我鞋子,別踩!”

  嗚啦啦!

  人群瘋狂擁擠過去,圍攏在書店門口。

  “唐人竟這般好學?”金春秋瞪著眼,他認識字,知道對面書店牌匾上寫的是‘書齋’二字。

  金欽純微微咬唇,“唐人,不可敵!”

  在新羅,人的識字率低的可憐,只有他們這些少數貴族才可以學習唐朝文字。

  可是大唐的百姓,竟然這么多的人都認識字。

  這怎么玩?

  識字,等于會讀書。會讀書,等于有知識有文化。

  而有文化,則是有才。

  大唐這么多人才,幫著皇帝治理國家。

  新羅拿什么比?

  根本比不了。

  天堂太遠,大唐太近。

  倆人帶著隨從,一路向前。路上所見,讓他們大開眼界。一家家商戶,鱗次櫛比的排列著,一路過來,沒有見到一家商戶隨地擺攤。各種區域,劃分的井然有序,還有特別標注出來的指路牌子。

  有‘胭脂水粉街’‘菜蔬鮮果街’‘美酒美食街’‘筆墨紙硯街’‘珠寶玉石街’‘琴棋書畫街’‘牲畜器具街’等等等。

  井然有序,鮮明有制。

  “不可思議。”金春秋立在東市中心的廣場,說道:“太不可思議了,這么多的人,這么多的東西,可街面卻整潔一新,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一路過來,他甚至沒看見人隨地倒污穢之物。

  在新羅的市場上,隨地大小便都是常見的事情,可是這里,簡直干凈的不像話。

  那水泥路,平整光滑,竟少有污穢菜屑。

  這是怎么做到的?

  他不理解,他真的不理解。

  這東市,少說也得有數萬人,可是為什么地面上如此干凈?

  “我問過了,應該是那個東西的功勞。”金欽純手指不遠處圓柱形的東西。

  “那是什么?”金春秋問。

  “垃圾桶。”金欽純回答,接著說道:“按照朝廷的規矩,誰若是在這里亂丟污穢之物,抓到送官罰錢。所有污穢之物,必須扔進垃圾桶。對了,唐人叫污穢為垃圾,據說是當今唐朝皇帝還沒登基前,管理長安時定義的話。

  除此之外,還會有人專門負責處理那些垃圾桶,清掃街面。所耗人力,皆有朝廷發放錢財,以做補償。”

  垃圾桶?

  金春秋走到那鐵皮筒子前方,伸手揭開蓋子。

  桶里面放著各種垃圾,一股怪味極度刺鼻,令他連忙蓋好蓋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