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50章 漠州來人,江湖衰落

  京城重建計劃,主要分為兩個方面。

  一是物質建設,像是皇宮遺址上建立的大型公共園林,還有那些大型宅邸的拆遷,乃至一些公共區域的建設,都包含在其中。

  皇宮都不要了,那些王公貴族大片大片的宅子,不管燒沒燒掉,都要拆除。拆除之后在其原本的地方,可以蓋許多民宅,也可以蓋一些功能性場所。

  關于這方面的規劃,蘇元還在弄一個大圖紙。他現在就像是兼任城市設計師一樣,把京城重新進行規劃,規劃成一個他想要的京城。

  除去物質建設,另外一個建設則是精神建設。

  沒有精神,物質再華美也都是虛假的泡沫,有了精神,哪怕一無所有,都能從零開始建造偉大的奇跡。

  在精神建設方面,最重要的便是要普及教育,讓老百姓們都有學習識字的機會。這一點在太原已經有了經驗,現在搬到京城來一樣能適用。

  無非就是廣開學館,免費教學。教書先生由一些秀才舉人擔任,算是受衙門聘請,也是一份工作。

  京城兩百多萬人口,哪怕只有百分之一愿意去學習認字,需要的學堂都很多,為此財政方面也要支出大量銀錢建造。

  這方面由呂無憂負責,他專門管理銀錢用度,可以說是蘇元的“戶部尚書”。銀子方面倒是不缺,京城里最不缺的就是有錢人,把那些貴族家挨個抄上一遍,最后累積起來的白銀竟多達幾億兩。

  有銀子打底,這兩個方面的建設都能順利推動。

  蘇元來到二號院時,周舒正在桌前寫寫畫畫。

  二號院是“設計院”,專門用來做各種建設的圖紙,蘇元走到周舒旁邊看了一眼,她正在紙上畫的東西似乎和西山有關。

  “這是什么?”

  “西山啊。”周舒抬頭看了他一眼。

  “我知道是西山,它不是也被囊括進中心公園了嗎。”

  中心公園是蘇元給建設中的大公園起的名字,至于西山,那曾經是皇家專屬的休閑、度假、狩獵之地。不要說老百姓,就連富商貴族都不能輕易踏足。

  “嗯,我是想再在山上多開幾條道。以前只有皇家人能去,因此只開了一條路……以后人多了,一條路不夠走吧?”周舒說。

  “這倒是,你想得還挺周全。”

  “那是當然。”周舒嘴角微揚。但她立刻就覺得,這好像不是她習慣說的話。她心中無奈,知道是受蘇元影響,自己說話做事也變得越來越隨意了。

  “不過修路,建園林,這都是大工程。”蘇元在一邊坐下,看著墻上貼著的各種建設圖紙,“三五個月也只能打個基礎,要建好,至少也要一兩年時間吧。”

  這還是快的,畢竟這個年代可沒有挖掘機,鏟土都靠人工拿鏟子去鏟。

  這讓蘇元有些時候在想,他有沒有可能召喚出一支……比如“現代建筑隊”什么的?到時候什么挖掘機、泥頭車、壓路機,全都用上,建設效率一定飛速提升。

  當然這只是蘇元的遐想,他感覺大概率不會有,畢竟建筑隊算哪門子士兵?召喚一隊炊事班的概率都更大!要知道在紅軍時期,炊事班也都是當士兵用,戰斗力還很強呢。

  且他還在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哪怕召喚出現代士兵來,有現代機器,能不能使用都是個事。比如召喚個無人機出來,上哪兒提供電力去?

  召喚輛現代坦克出來,柴油上哪兒用去?難不成只能當一次性的用,把召喚時自帶的油用光后,就成了一個不能動彈的鐵王八。

  要未雨綢繆,就要在科學技術方面加以發展。

  蘇元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儲備,腦袋里也沒有加載什么“百科”系統,做不到像一些穿越者前輩一樣搞一堆各種發明創造。

  他能做的,只有提供資金,鼓勵這方面的人才,讓他們去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加速科技進步。

  蘇元相信人才是有很多的,只要有一個開明的氛圍鼓勵他們創新,那新的科學進步一定會像雨后春筍般冒出。他自己則可以偶爾提供一個思路。

  幾日后,又從太原來了一批人,他們中不少是呂無憂發掘出的人才,現在京城這邊缺人,先把他們調過來,頂到一些崗位上。

  蘇元的大管家楊鎮也來了,他以后要常駐京城的話,楊鎮自然也要過來幫忙打理他的生活。

  這期間蘇元還進行了一次召喚,得到了兩萬名普通弓兵,算是聊勝于無。他現在對于普通士兵已經不是特別稀缺,擁有這么大一片地盤,他也可以招兵買馬,靠真人士兵組成大規模軍團。

  現在他最希望來的召喚士兵,要么是特殊兵種,要么就是珍稀武將,乃至一些先進的軍械也可以。不過他知道不用著急,日子還長,慢慢等就行。

  這日,從太原來的除了這些人,還有一個在蘇元意料之外的人。

  “我沒記錯的話,閣下是古月派掌門,古河前輩吧?”

  在京城一處茶館,蘇元同白發老者相對而坐,那老者正是他以前見過一次的,漠州江湖領袖,古月派掌門古河。

  “正是老朽。”古河抱拳道,“沒想到王爺還記得老朽姓名。”

  “前輩有宗師氣度,讓我印象深刻。不知古河前輩這次來京找我所為何事?”

  古河道;“不瞞王爺,漠州各大江湖門派商量后決定,想要投靠王爺。”

  “哦?”蘇元眼前一亮,“看來各位是真的想通了。”

  先前他在太原宴請各大門派,給他的答案幾乎全都是拒絕。現在沒過多久,態度就發生了一百八十度轉變,一定有其理由在。

  古河道:“老實說,全賴王爺治地有方,各大門派弟子這段時間都是銳減。一些小幫派已經支撐不住,選擇解散。剩下的幫派,都想要替王爺效力,求取生存。”

  古河沒有說什么虛言,他說的都是大實話。

  隨著蘇元的地盤越來越大,北方江湖幫派幾乎都受到不小沖擊,尤其是漠州,隨著當地改革,老百姓選擇加入江湖幫派的越來越少。且也不明白為什么要加入,為什么要學武。

  以前學武可能是為了自保,為了行俠仗義,可在蘇元政策的治理下,根本不需要學武,碰到什么麻煩事立刻會有北安軍幫忙處理。該是誰的錯就懲罰誰,縣衙也成了十分講道理的地方。

  想要行俠仗義,一些百姓反倒還不愿意,因為政策中說明了遇事不能私自糾結人馬報復,而是要報官。如果私自報復,反而會觸犯律法。

  這么一來二去,江湖幫派要生存便越來越困難,沖擊地方衙門?他們是絕不敢的。思來想去,最后只有投靠蘇元……既然打不過,就只能加入了。

  古月派作為漠州最大宗門,也不得不走上這一步。古河這個掌門很清楚,假如他不這么做,其他門派都加入蘇元,那等待古月派的結局恐怕也不會好。

  尤其在他得知北安軍已攻陷京城后,更是知道蘇元以勢不可擋,這個時候加入,是明智之舉。

  蘇元此刻見古河如此直接,自己倒也坦白道:“既然漠州各大幫派都想加入北安軍,我蘇元自然歡迎。但丑話說在前面,加入之后,諸位一切行動就都要服從軍令,不得違抗。”

  “只要王爺不讓我等白白送死,我等自然不會有其他話說。”古河沒有一口答應,反而試探道。

  蘇元笑道:“送死是不會的,我北安軍用兵從不會讓士兵去送死,哪怕是對敵軍的降兵,也從未這么干過。你們江湖門派的高手,有武功在身,都很寶貴,更不可能輕易浪費。”

  古河點頭:“王爺既如此說,那老朽便放心了。”

  “那好,那古前輩回去后,可以組織一批人來京,我這里可能會用得到。不愿意來的,也可以留在漠州,不過都要在本地衙門報備。只有報備、登錄后,才能正式算作北安軍一員,可定期領取軍餉。”

  古河聞言,心中明白,報備后的武人就上了北安軍名冊,上了名冊再想反悔肯定就不成了。

  但對許多武者來說,這就是他們想要的。他們許多人早就打聽清楚,北安軍的軍餉待遇十分不錯,而且還從不拖欠,拿了這筆錢,他們還不用像普通士兵一樣每日訓練,自然是好事。

  當然,不用訓練是一回事,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也不能推辭,這也是默認的規則。

  古河道:“這些老朽都明白。”

  待古河離開,蘇元心想,不只是漠州江湖,包括青州、京城這邊,以及之后的秦州、徐州,這些地方的江湖門派,他也要讓他們都為自己所用。

  如果能將這些門派都編入北安軍,那如此多的江湖高手,在未來的戰爭中無疑能起到巨大作用,效果說不定都不遜色于召喚士兵。

  “不過這樣下去,江湖的衰落也是趨勢吧……”

  蘇元想到古河的話,倒也忍不住感慨。真等到以后所有地方都穩定了,武功真的還有用嗎?或許漸漸就會失傳,變成一些華而不實的花架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