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07章 京師震動

  兩日后。

  討北軍大敗,主將李勝天生死不明的消息傳到京城,立刻引發震動。

  消息是夜里到的,當天晚上,許多朝廷命官得知此事后,一夜沒睡,都在想明天早朝上,慶襄皇帝會如何大動肝火。

  這些官員都告訴自己早上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只要不是慶襄皇帝點名,堅決閉口沉默,一句話不說,省得惹火上身。

  一些人想的是明哲保身,但另外一些大官,則更看重這次大敗的后果。

  李勝天一敗,青州怎么辦?難道真就拱手讓給蘇元?

  讓他蘇元坐擁漠、青二州,那還了得?

  可不給他……人家可是會自己拿的。

  且李勝天自己生死不明不要緊,要緊的事二十萬大軍都投降了蘇元……這是最可怕的。

  身在宮內的傅成陽收到消息,更是難以置信。

  “怎么可能會敗?!”

  “九千歲您息怒……”

  傅成陽面前站著的是大內侍衛總管于虎,大內侍衛負責皇帝安全,但總管于虎卻早已是傅成陽忠心耿耿的心腹。

  此刻傅成陽一張老臉上滿是質疑、憤怒。

  他不能相信,這一戰居然會敗,那李勝天究竟是怎么打的?

  討北軍人數上碾壓不說,還有數十名丐幫派去的武林高手助陣,以及蜘蛛里用毒手段非常高明的甲三也去了。

  這堪稱“豪華”的陣容,居然連一個月都沒到就大敗而歸!

  這讓傅成陽完全不能接受。

  要知道組建這支大軍,他是出了不少力的!

  不管是銀錢,還是和其他大臣的溝通協調……可以說,如果不是他傅成陽從中幫忙,這支大軍絕對不會成型得這么順利。

  他原本是想這一次徹底消滅蘇元,把北疆局勢穩定下來,同時為自己的兒子周沖鋪路。

  結果路沒鋪成不說……反而還讓蘇元把路越走越“寬”了?

  這實在讓傅成陽有些受不了。

  “九千歲。”于虎小心翼翼道,“現在青州那邊正亂著,敗兵們四處搶掠,官員們都自顧不暇,富戶都往京城跑……青州,還能保得住嗎?”

  “保不住也得保!”傅成陽怒道,“難道把青州拱手讓給蘇元,到時候京城會如何你明白嗎!”

  “……屬下明白。”

  京城就在青州范圍內,只是獨立在西部邊緣,這種地緣,可以說青州便是京城的“護城河”。

  一旦丟掉青州,京城就直接暴露在蘇元面前。

  到那時……

  且不說蘇元能不能攻破京城,哪怕就是在京城門口開打,對于大周的影響也是巨大的!

  須知現在大周各地都是矛盾重重。

  大周建國幾百年,前一百多年,可以說還是鼎盛期,幾代皇帝也算是勵精圖治,大周子民小日子也還不錯。

  但過了鼎盛,便開始衰敗,且速度越來越快。

  到現在,幾百年后,大周已經來到了一個低谷。

  腐敗橫行,朝野混亂,各地百姓大多苦不堪言。全國形勢都像是一團干柴,保不齊一個火星落下,就會徹底點燃。

  京城被攻打,毫無疑問就是這個火星。

  作為一國都城,其象征意義是大于實際意義的。

  都城被攻打,說明國力已經衰弱至極,那到時候,其他各州,搞不好也會自下而上出現許多起義軍。

  真到那時,大周要挺過去,恐怕就很難了。

  傅成陽決不允許這一幕發生。

  他還要親眼看到他兒子坐上皇位呢,要是大周江山都沒了,這個皇位還上哪兒坐去?

  但氣過之后,他又逐漸冷靜下來。

  “為什么會一直失敗?”

  傅成陽在想這個問題,那蘇元到底有什么?憑什么?

  從他最開始的崛起,就充斥著謎團。

  兵變殺死周嫣然,打敗公孫闊、打敗北戎、奪取太原……這每一樁戰績,都會讓人生出一種“為什么”的疑問。

  事到如今,傅成陽都沒搞明白,蘇元的兵力到底是從哪兒來的。

  以及,直到今天為止,他已經派出了數十名蜘蛛成員潛入漠州……結果沒一個成功進入北安軍中的。

  這讓幾十年來一直小心謹慎的傅成陽都忍不住要破口大罵。

  他的涵養功夫可以說在面對蘇元的一系列行動后,完全被破壞。

  但事到如今,再去追究這些都沒意義。

  最重要的還是如何守住青州,如何守住京城。

  傅成陽想到這里,連夜出宮。

  他讓蜘蛛成員把詳細的軍情給他,其中從退回到青州的敗兵口中知悉,蘇元之所以能大獲全勝,是因為其麾下有一名叫做趙云的“神將”。

  神將是士兵們給他的稱呼,但傅成陽深入研究情報,才得知這趙云很有可能是一名半步宗師級別的高手。

  這讓他大為驚異。

  先天大圓滿、半步宗師、乃至宗師以上,這些級別的高手并不多,哪個不是有頭有臉的?何曾聽說過這個趙云。

  就算一些高手喜歡清修,不入世……那這種高手也沒理由去效忠蘇元吧?

  傅成陽搞不太清楚,但他知道,一個半步宗師級別的高手,單獨一人對抗大軍,那是必死無疑。

  但如果讓這名高手率領一支精兵悍將,那其爆發的威能,將會提升數倍!

  一個半步宗師沖在最前面開路,普通士兵哪里會是對手?而這半步宗師麾下士兵,見將軍如此勇猛,自己肯定也信心大振,殺敵也更加勇敢。

  這樣一來,雙方相輔相成,部隊戰斗力肯定是成倍提升。

  不過……

  “半步宗師,要殺卻也不難。只是我平日必須要在慶襄身邊伺候,不得離開一日……”

  傅成陽皺著眉頭。

  如果不是他每天都要跟著上朝,恐怕早就忍不住自己親自去一趟漠州,把蘇元給弄死。

  現在他知道蘇元身邊有半步宗師保護,那再派先天高手過去,也沒什么意義了。

  甲字號中,只有甲一能派上用場。

  可問題是甲一又不完全聽命于他……

  傅成陽想到甲一那張笑臉,心中就冒火。

  這個家伙自從與他合作開始,就一直有別的算計,和他從來都是貌合神離。

  “如若不是其來歷神秘……”傅成陽想,他若不是忌憚甲一的神秘背景,早就想出手除掉這個家伙。

  搞清楚詳細軍情后,天也差不多快亮了,傅成陽趕回宮中,準備早朝事宜。

  五更天時,早朝準時開始。

  大臣們默默無聲地走進大殿,其中有人進門時抬頭一瞥,發現慶襄皇帝居然已經到了,此刻就端坐在龍椅上。

  這讓大臣們心中清楚,待會兒一定要小心。

  要知道以往慶襄皇帝都是等大臣們都來到,才姍姍來遲。今天來得這么早,說不定……

  “朕一夜未眠!”

  慶襄皇帝一開口,不少大臣心中就道了句“果然”。

  他們就知道,慶襄一夜沒睡。

  可他們何嘗不是如此?

  大家都熬夜,但每個人卻都很精神,這種時候可沒有人敢不精神。否則打個瞌睡,很容易把自己腦袋給打掉了。

  龍椅之上,慶襄皇帝臉色陰沉地像要滴水,原本就多的皺紋更加深陷,顯得一張臉龐格外恐怖。

  “討北大軍戰敗,李勝天生死不知,二十多萬大軍投降那逆賊蘇元……真好啊!”

  “陛下息怒……”

  百官一聽慶襄皇帝說反話,連忙下跪。

  “息怒?”慶襄皇帝冷笑一聲,“我看不用了,等那蘇元攻破青州,打來京城,你們就給他下跪,讓他給你們息怒吧!”

  這種誅心之語,把大臣們嚇得不輕,沒人敢接半句話。

  慶襄皇帝呼哧喘著粗氣,好一會兒才嫌棄道:“行了,都起來吧!跪著,跪著能把那蘇元跪死嗎!”

  “謝陛下……”

  百官聽慶襄皇帝氣頭稍微低了一些,都是暗暗松口氣,站起身來。

  “現在討北軍大敗,青州告急,你們說該如何辦!”

  百官面面相覷,丞相何忠平道:“陛下,現在當務之急再籌措兵馬。”

  “從哪里籌措?京城?”

  “京城自然要籌措一些,另外討北軍雖然打敗,但退回青州的也有十多萬,這些兵還可以用。”何忠平說著頓了頓,又道,“為了保險起見,陛下可下詔通告全國,讓各州州牧,起兵來拱衛京師!”

  蘇元那邊多出二十多萬降兵的事,眼下大家都知道。

  其本身就有十多萬兵馬,再把這二十多萬降兵用上,那就有近四十萬大軍,堪比先前的討北軍。

  青州目前剩十多萬敗兵,雖然可以用,但戰斗力無疑要打個問號。經歷這等慘敗,這些敗兵還有沒有勇氣再面對北安軍,都是個問題。

  如果青州無兵可用,那京城又有多少?

  京城人口雖然多,但護衛京城的京軍一共只有十五萬,先前調去討北軍一部分,現在還剩下幾萬。

  臨時再征兵,征個十多萬不成問題,再加上各家族、大臣的家丁、護院、團練,等等亂七八糟的,也能湊個二十萬。

  二十萬加上青州那十萬,就是三十萬,還不如蘇元兵多。

  這樣安全感是絕對沒有的,畢竟京城的城墻建造華美,但防御性不高。加上城池周圍都是平地,沒有關險,蘇元的騎兵完全可以直接掠至城下。

  這些現實因素,都要考慮在內。

  為此何忠平才提議召集各州州牧,讓他們帶兵來護衛,同時圍攻蘇元。

  這可以說是動員全國了,效果肯定是有,但前提是要祈禱蘇元不會動作太快!

  離京城最近的,除了青州,便是徐州。

  可徐州府城偏南,要征集大軍,再帶兵過來,緊趕慢趕也得數日。

  萬一蘇元在那之前就將青州攻陷下來……對大周而言就會很不利。

  這時兵部尚書陸廣站出來道:“陛下,不如發動青州全州百姓,人人為兵,全體對抗逆賊蘇元入侵!”

  “……如何發動?”

  慶襄皇帝懷疑道。

  他雖然高高在上,卻也知道老百姓都不怎么愿意打仗,想讓全州人入軍伍,前提是有足夠的士兵強制執行和監督。

  陸廣道:“可派一萬京軍過去,強制執行。不參軍者,以軍法論處!”

  “嗯……”

  慶襄皇帝考慮起來。

  何忠平此刻卻出言道:“陛下不可!”

  “丞相大人,您這是何意?”陸廣質問道。

  “陸尚書,你這么做,可曾想過,萬一青州百姓集體動亂造反怎么辦?一旦他們決心投靠蘇元,那青州只會淪陷得更快!”

  “你!胡說!”陸廣聞言急道,“他們是大周子民!大周有危難,他們定然要挺身而出,何談謀反!再說有京軍監督,誰敢謀反?!”

  “陸尚書,此事……”

  何忠平還待說什么,慶襄皇帝卻開口打斷。

  “陸廣說得有幾分道理。身為朕大周百姓,不能只享受大周好處,國家危難之際,也應當要挺身而出。這樣吧,陸廣,這件事就交給你去辦,務必辦好。”

  陸廣面露喜色:“謝陛下!”

  謝完后他朝何忠平投去一個挑釁眼神,后者則面色鐵青,一言不發。

  “不過丞相所言也不無道理,陸廣你要告訴派去的京軍,讓他們不得過分威脅百姓。實在不愿意的,便算了吧。”

  “是,陛下。”

  陸廣答應下來,但何忠平臉色卻沒有緩和。

  他心里明白,真要派兵過去,哪里還有“不過分威脅”?除非刀架子脖子上都不能算威脅,否則……

  “丞相,詔令各州牧帶兵拱衛京師,也是個好主意。詔令就交給你起草。”

  何忠平立刻答應。

  兩個主意一出,危機似乎有所緩和,慶襄皇帝也不再那么焦急。

  他繼續問道:“還有哪位愛卿有話說?”

  這時,一白須老者緩緩出列。

  眾官瞧見,心中驚訝。

  這老東西出來要說什么?

  不光百官,慶襄皇帝都很是吃驚:“衛老尚書,你有何建議?”

  這名白須老者,是禮部尚書衛長安,今年已經七十有六,絕對的高齡。

  先前慶襄皇帝都想讓他回家養老,但衛長安卻堅持要繼續為官。慶襄皇帝見他身子骨的確還算硬朗,便答應了。

  眼下危難之時,禮部尚書能有什么主意?

  眾官想著,只聽衛長安道:“陛下,那蘇元目下實力正盛,兵鋒正銳。與其和他正面死拼,何不先假意示好,將其穩住……待各州大軍來到,再對付于他。”

  慶襄皇帝聞言,問道:“衛老尚書,你說的有道理。但要如何穩住他呢?那逆賊已公開謀反,總不能再許他高官侯爵吧!”

  衛長安道:“陛下,老臣的提議是,和親。”

  “和親?!”

  衛長安話音落下,百官皆是嘩然。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