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08章 和親人選

  衛長安的提議像是一塊大石頭,扔進平靜的湖面上。

  一時波瀾四起。

  “怎么能和親!”

  “與外邦通婚才叫和親,衛老莫不是已將那逆賊蘇元當成……”

  “和造反之輩和親,虧衛老你還是禮部尚書,怎么能說得出口!”

  群臣激情討論,大多都是強烈反對。

  慶襄皇帝也陰沉著臉,看起來很不喜歡這個提議。

  衛長安卻是堅持自己的想法不動搖。

  他無視那些反對他的大臣,只對著慶襄皇帝道:“陛下,這和親只是緩兵之計。目的是讓那逆賊蘇元,以為大周真的忌憚于他。老臣建議,陛下可書寫一紙詔書,給那蘇元,告訴他倘若他接受和親,不出兵青州,陛下就封他為北安王,讓他坐擁漠州之地。”

  衛長安年紀雖大,一長串話說下來卻絲毫不喘。

  但他話的內容實在是有些讓人接受不了。

  和親,還要封王,這樣一來大周的臉面要擺在哪里?

  慶襄皇帝沉默片刻,怒聲道:“衛老尚書!你這是想要朕在全天下丟盡顏面啊!”

  此話一出,大殿內鴉雀無聲。

  一些大臣心中竊笑,等著看好戲。

  他們都知道慶襄皇帝最好面子,以往拂了他面子的人,不管官位大小,最后都沒什么好下場。

  現在這衛長安仗著自己年紀大,倚老賣老,肯定也要挨收拾。

  “陛下!”衛長安卻是渾然不懼,大聲說道,“這只是緩兵之計,并非真要給那蘇元裂土封疆。”

  “青州若丟,蘇元坐擁漠青二州,那才是大周的劫難!請陛下三思啊!!!”

  衛長安跪地長呼,令人動容。

  慶襄皇帝原本怒不可遏,但見七十多歲的老臣雙目濕潤,一時也是心軟。

  “唉……衛老尚書,快起來吧。朕知道你是為朕的江山著想,不會怪罪于你。”

  “陛下圣明!”

  丞相何忠平這時瞧出慶襄皇帝的轉變,便也開始幫衛長安說話。

  “陛下,衛尚書的計策有幾分道理。試想那蘇元打下太原后,自封為‘北安王’,可見其對于王名之好。陛下如若以和親加封地引誘于他,只要他稍微動搖,便可為我大軍爭取時間。”

  “等各州州牧帶兵而來,到時大軍合流,剿滅那蘇元自然不在話下。”

  “嗯……”

  慶襄皇帝瞇著眼睛思索。

  其他大臣見皇帝真動了這念頭,紛紛轉換立場。

  先前他們還狂噴衛長安,現在立刻又把他捧到了天上。

  “衛尚書老當益壯,思慮深刻,我等佩服!”

  “衛老尚書古稀之年,仍能為國家大事出謀劃策,堪稱我大周棟梁,為我百官做榜樣!”

  “和親封地一事,確為可行,臣贊成衛尚書之提議。”

  眾官亂糟糟說著,只有少數來之前就做好明哲保身想法的官員,才一句話不說,只默默站著。

  慶襄皇帝被眾人吵得有些煩躁,手掌一拍龍椅扶手:“行了!一個比一個話多!和親之事朕同意了。不過朕可不會真將公主送去逆賊蘇元那里,隨便送個宮女過去便可!”

  百官聞言也是無語。

  送宮女冒充公主和親,這對一些番邦來說是沒問題,因為番邦人也沒怎么來過大周,情報不足,分不清什么宮女和公主。

  可蘇元就是大周本國人,且被他殺了的長公主周嫣然也是皇室之人……起碼在她死之前,在蘇元小的時候,她肯定是沒少在蘇屠峰那個家里提起過皇室里有誰。

  而且蘇元能大破李勝天,許多人都猜測是有奸細幫忙……如果這奸細在宮中也有的話……派宮女冒充公主,一定會被揭穿。

  衛長安聽慶襄皇帝這么說,也是當即反對道:“陛下不可啊!陛下既已決定用此計,又為何要疏于細節……”

  做戲起碼也要做個全套,否則根本唬不住人。

  慶襄皇帝自己大概也明白這點,但他心理上就是過不太去。

  可是……

  思來想去,比起公主,無疑還是祖宗留下的江山更重要。

  “那……便如此吧!”

  御花園。

  幾名衣著華貴、容貌出眾的年輕女子聚在一起。

  她們便是慶襄皇帝的女兒,幾名公主。

  “你們都知道了吧,父皇居然要與那個蘇元和親!”

  “嗯……”

  “天吶,我才不要去!”一個身材嬌小的公主捂著臉,“那蘇元是北疆人,肯定很野蠻!”

  “哼,你以為就野蠻那么簡單?我聽人家說了,這和親就是個計謀,父皇只是要拖住那蘇元,之后還要打的!到時候我們怎么辦?”

  “是啊……那蘇元一氣之下,還不得殺了我們……”

  “反正我不去!”

  公主們對這件事都表現得十分恐懼,她們不知道誰會被送去和親,都不想要這個悲慘的命運降臨在自己身上。

  然而,她們對這件事卻沒有反抗余地,這便是她們的悲哀。

  哪怕她們是公主,同樣沒有選擇權,只能寄希望于被選中的不是自己。

  長春宮。

  慶襄臉上帶著一絲厭煩,來到此地。

  住在這里的是梅皇后,也是京城一大家族出身,慶襄和她也不過是政治聯姻,沒什么感情。

  如果不是為了和親之事,他這時早就去玉貴妃那兒了。

  “陛下。”

  梅皇后見慶襄到來,也是標準行禮。

  慶襄皇帝不悅地揮揮手:“行了,免禮。”

  不知道是否年紀增長的緣故,現在慶襄很是不喜歡別人對他這樣,他更喜歡玉貴妃見了面便眉目含春,行禮也是直接坐在他懷中……

  現在梅皇后一本正經、相敬如賓的態度,讓他實在無聊。

  他坐下后,直言道:“朝上商議,決定用和親之計先穩住那蘇元。此事不能作假,為使那蘇元相信,必須讓一個公主過去。”

  皇后作為后宮之主,在這件事的人選上,也是有一定話語權的,為此慶襄皇帝才不得不來找她商量。

  “和親?”梅皇后聞言皺眉道,“非要如此嗎?”

  “此事朝堂上已下定論!你就不要再多說什么了。”

  “……那容臣妾想想。”

  “你想吧!”

  慶襄皇帝坐在一邊等著。

  皇后心中思量,親疏有別,同樣是公主,有的是她親生,有的是其他貴妃所生。

  要送去和親,她這個皇后,肯定是不想送自己親生的去。

  但要是只說送其他貴妃所生的公主去,搞不好慶襄會認為她沒有肚量,心胸狹隘。

  皇后知道,慶襄皇帝和她感情淡薄,近來更是好幾個月才來見她一次……大多時間,都是和那個玉貴妃鬼混。

  她實在擔心,慶襄這老東西,哪天激動之下,再廢黜她這皇后,改立玉貴妃那個賤貨!

  且最近皇帝好像很喜歡那賤貨生的兒子周沖,時常帶在身邊……

  皇后思索片刻,說道:“不如就讓云兒去吧。”

  “什么!云兒?!”

  慶襄皇帝瞪大眼睛,猛地起身。

  “你胡說什么!云兒是你我第一個孩子,是朕最喜歡的公主!你竟然要送她去和親,你是何居心?!”

  他的暴怒,本身就在皇后意料之內。

  她假裝悲戚道:“臣妾自然也喜愛云兒,但她身為大公主,到了為國效力之時,自然要身體力行……”

  “絕對不行!!”

  慶襄皇帝怒吼一聲,把在外面候著的婢女們都嚇得不輕。

  “陛下……”

  “云兒是朕從小抱著長大,是朕的掌上明珠!送誰去也不能送她去!”慶襄皇帝紅著眼睛,氣喘吁吁,“和你商量,你就說這個?這件事朕自己決定了——送舒兒去!”

  果然是周舒。

  皇后聽到“舒兒”,心中早已有數。

  幾名公主當中,周舒年紀不大也不小,剛滿十六。

  但這不是最重要的,之所以選她,還是因為她的母親容貴妃。

  和其他公主不同,其他公主的母親都還活著,只有周舒的母親容貴妃已經死亡,而且還不是病故或意外,而是“瘋亡”。

  據說容貴妃死的那日整整哀嚎一天,口中叫著些誰也聽不懂的東西,最后自己把自己扼死,十分聳人聽聞。

  事后慶襄皇帝還嚴令宮中太監宮女,不許亂嚼此事舌根,否則發現一個砍一個!

  容貴妃死了,但她留下了唯一一個孩子,便是公主周舒。

  周舒性情溫順,不愛說話,平日大多都待在房間做一些針織女紅,讀書習字的事。

  她的容貌則很出眾,甚至可以說是所有公主中最漂亮的,不少婢女太監都不敢與她對視,便是覺得自慚形穢。

  可這樣一個玉人,卻并未得到慶襄皇帝的喜愛。

  大概是一看到她,慶襄皇帝就會聯想起發瘋的容貴妃……以及周舒容貌雖出眾,但卻不怎么說話。雖算不上冷漠,卻總有一種疏離之感,讓人不喜。

  因此慶襄皇帝幾乎很少去見自己這個女兒,關系自然一般。

  他之前還曾想過,盡快將她婚配出去,省得留在宮中,看到就會堵心。

  現在卻是正好有“和親”這個契機……可以說,他來后宮找皇后之前,心里就把這個人選給定下了。

  皇后對他心思很明白,只是她不愿意去做這個壞人,點出周舒名字罷了。

  “舒兒……那不是太可憐了嗎,她母親……”

  “……聽太醫說,瘋病是會傳后的!”慶襄皇帝冷著臉,似乎很排斥提起這件事。“舒兒說不定以后也會那樣,早早送出宮去也好。”

  皇后心道你可算說句實話了。

  她點點頭:“那只能委屈舒兒了。”

  很快,一名宮女來到后宮中一處偏僻宅院。

  “奴婢求見舒公主。”

  “進來吧。”一道溫和的聲音從房間里傳出。

  宮女低著頭進屋,將一份手寫的詔令輕輕放在桌上,隨后便行禮退出。

  一直到她離開院子,房間里的周舒才放下手中書冊,走到桌前,將詔令輕輕拿起,看過后放下。

  “也好。”她輕聲道。

  蘇元大敗朝廷大軍之事,很快傳遍京城,隨后蔓延至全國各地。

  所有人都在關注,目光都聚焦在此事之上。

  原本許多人都認為他只是曇花一現,轉瞬就會被剿滅。可這一次蘇元用戰績讓他們明白,他們看走眼了。

  一些目光長遠的有才之士,已經能看出蘇元漸漸成了氣候。倘若朝廷還不能取得一些正面戰績,那這場興起于北疆蠻荒之地的叛亂,很有可能會成山火燎原之勢,席卷各州。

  目前一些州的州府,已經急忙下令,加強對自己州內各城的管理行動。對于那種意圖鬧事、有造反苗頭的,全部立抓處死。

  本著寧殺錯不放過的原則,各州都開始了大規模抓人。

  與此同時,除去朝廷,在江湖之上,有關蘇元的討論又提高了一個層次。

  蓋因是蘇元繼“公開討伐云山派”之后,又放出風聲。

  這次他的目標是丐幫。

  蘇元在江湖放話,丐幫勾結朝廷,跟隨大軍出征,想要奪取他關城,殺害他大量士兵,實屬可惡。

  作為一個有仇必報之人,他放話要把丐幫這個所謂的江湖第一大幫徹底打散,幫主更是必殺無疑!

  這消息一傳開,江湖上是一片嘩然。

  其中有大罵蘇元的,卻也有質疑丐幫的。

  罵蘇元的大家都司空見慣,可丐幫居然替朝廷賣命,派幫內高手和朝廷大軍一起出戰,這的確是很多江湖門派沒想到的。

  江湖人要遠離廟堂事,這是江湖默認的規矩。怎么作為江湖第一大幫的丐幫,反倒是違反了規矩呢。

  且那蘇元并不是無的放矢,都是有證據的。丐幫高手的尸體就擺在那里,江湖人一看便能認出,做不得假。

  這就讓很多幫派向丐幫發出詢問,到底是怎么回事。

  假如丐幫成了朝廷走狗,那不要說蘇元,江湖其他幫派也很難容下他們。

  此時身處在輿論漩渦中的丐幫幫主白石泉,自然是不好受。

  他雖已做好派出去的弟子全滅準備,卻沒想到,全滅是全滅了,任務卻失敗了!

  人死了,關城卻未奪下。如此一來,計劃就全都落空。

  白石泉擔心武林盟主的事出問題,立刻派人聯系甲一。

  甲一此刻在蜘蛛總部,其身旁還有其他蜘蛛成員,他們正在看著眼前的一只纖細的斷臂,是從漠州送來。

  其他蜘蛛成員不解,甲一卻明白得很。

  他知道,這是甲三的手臂。

  他看了一會兒,將自己手中的扇子放下,蓋在了那手臂上。

  “不該讓她去的。”他最后說。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