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95章 棉衣開始火爆

  隨即,想到什么,連忙從懷著掏出兩個玻璃瓶。

  每一個都裝滿精鹽。

  隨后,對著一眾禁軍道:“爾等要死死守在此處,沒有陛下之命,不準任何人進入這片鹽田!”

  “是,統領!”

  一眾禁軍,更是一臉肅然。

  要是按照這種制作精鹽的速度,以后他們上戰場,也都可以攜帶著這些精鹽食用了。

  而李直,則是連忙從懷著掏出一雙黑色的手套,戴在手上。

  頭上,也緊貼上一個羊毛頭套,帶上盔甲,翻身上馬,便往長安城奔馳而去。

  兩儀殿。

  正在議論長安城中,新開的那家棉衣鋪肆的李世民與長孫無忌、房玄齡,還有程知節等人,一雙眼睛死死的盯著茶幾上,那瓶精白的鹽粒,每人都不由的小心翼翼的嘗了一口。

  “一絲苦澀的味道都沒有!”

  頓時,程知節眼珠子不由瞪大,“陛下,這精鹽好像比宮內用的供鹽品質還要好!”

  “朕知道!”

  李世民狠狠的瞪了一眼程知節,連忙將那瓶精鹽往自己這邊挪了挪。

  “李直,這精鹽是用晉王所提供的方子制作的?”

  “回陛下,正是!”李直連忙拱手應道。

  “此種精鹽,一小塊鹽田可以一天可產出多少此種精鹽?”

  李世民再次問道。

  長孫無忌與房玄齡等人,都不由緊緊盯著李直。

  “回陛下,一小塊鹽田一天可產出二十斤!”

  “二十斤?”

  頓時,李世民與程知節等人,都坐不住。

  “這竟然官鹽的產量還要高!”

  程知節站起來,瞪著眼睛,朝著李世民拱手:“陛下,俺老臣強求帶著右武衛大軍,星夜趕往河東!”

  一旁,房玄齡與長孫無忌雖然沒開口,但眼中也是此種意思。

  “陛下,有了此種制鹽方法,那來日攻打突厥之時,我大唐兵士便不用再帶著醋布,直接每人都可以攜帶著幾斤精鹽!”

  聽罷,李世民嘴角微微抽搐,忍不住又瞪了一眼程知節。

  “你乃右武衛大將軍,你要是帶著右武衛大軍如此去河東,你可知會引起多大的紛亂?”

  “陛下,那老程回家收拾一下,秘密前往!”

  程知節臉色一喜,連忙說道。

  李世民沒有搭理程知節,而是直接喊道:“李嵬!”

  “陛下!”

  “速去帶上一隊禁軍,秘密出行,前往河東,嚴密看管鹽池!”

  “是,陛下!”

  李嵬應了一聲,便連忙往出走去。

  “唉,陛下,這……”

  見此,程知節神色一急。

  說了半天,看到李世民不理自己,便將目光,看向桌上的兩瓶精鹽。

  “陛下,這兩瓶精鹽,老程家中貧寒,已經好久沒買到精鹽了,老程先帶走一瓶,回去嘗一嘗!”

  說著,一雙毛茸茸的大手,已經伸了過去。

  “程老貨,朕都還沒吃過如此精細的鹽呢!”李世民兩眼一瞪。

  “正是,程老賊,僅此兩瓶精鹽,陛下一瓶,剩下一瓶,我等合該均分……”

  一旁,長孫無忌與房玄齡等人,也都瞪起眼睛,開始爭吵起來。

  “陛下,臣去河東之時,晉王有交代,要的制出精鹽,必須要給他帶一瓶,這兩個玻璃瓶,便是晉王給臣裝精鹽的瓶子!”

  李直出聲說道。

  “嗯?”

  李世民與程知節等人,都是一怔,愣愣的看著李直。

  “你之意,這精鹽有一瓶,是晉王的?”

  “臣只有兩個玻璃瓶,因而也就帶回這么兩瓶!”

  李直低聲說道。

  “唉!”

  聽此,李世民迅速拿走一瓶精鹽。

  而程知節與房玄齡幾人,則是重重嘆了一聲。

  看著面前的那瓶精鹽,滿臉心痛。

  但是,這瓶精鹽是晉王所要的,他們根本不敢截拿。

  只能讓李直,帶著那瓶精鹽,趕緊送到李家莊,眼不見心不煩。

  與此同時。

  在長安城內,一種棉衣風潮,卻是火爆了起來。

  崔家家主與鄭家家主都夸贊的棉衣,竟然就在長安城內。

  因此,一眾勛貴富商,都懷著好奇心,令下人隨意買了一件。

  然后,穿上一試,頓時大喜。

  “如此舒適棉衣,竟然是用白疊子縫制的,真是令人不敢置信!”

  “管家,還愣著干甚,還不快去多買幾件!”

  “等等,好像這種棉衣是不是還有棉褲棉手套?都給某買回來!”

  “是,老爺!”

  “速速去將那棉衣都給某買來,如此好用之衣,某要送給那幾位大儒!”

  “管家,速去……”

  不到一日的功夫,整個長安城便開始喧囂起來,棉衣鋪肆內的上百件棉衣棉褲,半個時辰內便被搶一空。

  “老爺,不好了,那棉衣已經賣光了!”

  “老爺,棉衣鋪肆只有一百套棉衣,都已經賣的干干凈凈……”

  “誰還有棉衣?”

  “老爺,只有崔家與鄭家郎君開的那間棉衣鋪肆!”

  “王家呢?前一段時日,王家與盧家那些長安城內的管事,不也在全城收購白疊子?”

  “這?老爺,好像沒聽說王家與盧家那些管事,用棉衣縫制白疊子!”

  “備車,某要拜訪那位王家九郎!”

  “是老爺!”

  “管家,備車去王家別院……”

  很快,在王翙還沒從棉衣鋪肆火爆長安城的消息中回過神色來,王家別院正廳內,再次坐滿了一眾勛貴世家。

  “不知諸位此次前來,是有何事?”

  “王家郎君,我等都只是想要一件棉衣!”

  一位世家家中說道。

  “棉衣?”

  王翙一怔,“不知諸位為何要那棉衣?”

  “王九郎莫是不知,清河崔家五郎與鄭家八郎,前幾日給清河崔家家主與鄭家家主送了一套棉衣棉褲,兩位家主穿上之后,都對那棉衣稱贊不已,不僅舒服還暖和。尤其是一種棉手套,給手穿上,還能正常持書讀文,此種對于我等來說,可是極其重要。

  很多先生大儒,對于此種衣物,都是十分喜愛!

  而且,我等也都穿過那種棉衣,竟比綢緞衣物還要舒適!”

  “正是,我等也知,郎君前一段時間,也收購了不少棉衣,因此我等想請九郎,也用白疊子縫制一些棉衣棉手套!”

  聽此,王翙面色古怪。

  “諸位可能不知,在收購下白疊子之后,我也都讓府上的縫衣匠嘗試著,用白疊子縫制過棉衣。只是,那棉衣起初還有些舒服。

  但是,穿上兩日之后,棉衣內的白疊子便是如同那些絮一般,皺在一塊,不僅不暖和,還十分不舒適!”

  “這怎么可能?”

  一眾勛貴世家之人,都是滿臉驚疑。

  看的王翙皺眉不已。

  “諸位不信,王某就令縫衣匠給諸位縫上一件,諸位試一試便知!”

  “多謝王郎君!”

  所有人都不由滿臉喜色。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