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一章什么是魔?
從最后的結果來說,謝長卿與談笑好像是戰了一個平手。
雖然,談笑的計策是成功的,但卻敗在謝長卿的劍罡之上。
但如果要從實戰出發,兩人將是同歸于盡的場面。
在謝長卿的斬紅劍撘上談笑肩膀時,飛燕刀已經離手。
所以,這是一個平局。
然而,談笑主動認負了,在他看來自己的所有能耐都被破了。
不過,也就只有這一次。
此后很多年,經常有人問談笑,世間可有他接不住的劍。
談笑總是微笑著回答:“有,曾經有一把劍,我無論無何都是接不下來。”
昆侖大比結束了。
大部份賓客都是心滿意足的走了。
他們將把昆侖掌門大婚,與昆侖派大比的情況傳到江湖上,讓整個江湖都知道昆侖派的傳聞。
而留下來的人,都是準備與昆侖派一路,上京去參加天下第一比武大會的。
唯有清虛子,他來昆侖派可不是專門來參加比武的,只不過恰逢其會罷了。
清虛子是帶著任務來的。
月輪峰,向天笑居所。
向天笑、丹陽子、清虛子,三人坐在了一起。
丹陽子與清虛子年紀雖說差得有一些大,但都是各派的掌門首徒。
此等身份的三人聚在一起,都不用問,肯定聊的是玄真一脈的事情。
三人坐定先就說了幾句昆侖大比的事,無非就是夸贊昆侖派弟子。
末了,清虛子說道:“今觀貴派之武學,的確乃是我玄真一脈,聽聞貴派在滅除西域萬圣教后,已將我玄真道義傳于西域,不知是否真有其事?”
向天笑怔了一下,對于清虛子口中傳教西域之事,他還真沒有刻意而為。
只不過是安排一部分弟子接手萬圣教之產業。
沉吟了一下,向天笑回應道:
“確有其事,萬圣教在西域傳教經年,需要以我玄真教義緩慢教化,不可超之過急。”
向天笑這是給自家找個門坎來下,其實在向天笑心目中,對萬圣教與魔門并無太大抵觸。
清虛子點了一下頭,又道:“昆侖派納西域萬圣教壇,傳我玄真道義,乃是為我玄門立下不世之功,現武林大會就在眼前,不知向掌門就佛道兩家又是如何看法?”
向天笑微微皺眉,看了一眼丹陽子,見其頷首不語,心中已然明悟。
清虛子來昆侖派的真正目地,想來就是為了佛道之爭!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魔門與萬圣教在向天笑心目中的認知。
什么是魔?
《一切經音義》卷二十一天魔注云:莫何反,書無此字,譯人義作。
‘神通自然,群魔稽首。’
《正字通》引譯經論曰:‘魔古從石作磨,省也。
換句話說,世間本無魔,便連魔這個字,也是形聲字。
魔的最初,泛指奇異、神秘不解之事物。
特別是對生死之不解,將死后歸魔。
《說文新附考》之《玉篇》:魔,莫何切,魔鬼也。
所以,魔與鬼開始有了聯系。
總體來講,魔是一種神秘敬仰,是一種祖先崇拜。
可見,魔先于神產生。
爾后,在不斷的發展之中,隨著對事物認知不同,將能淺顯理解并帶來祥吉、福祉的事物神化。
而這時的神,不過是魔的一部份分支。
剩下的那些讓人恐懼、災難的神秘、異象仍然歸于魔。
再往后發展,神的崇拜越來越昌盛,而作為與神同屬的魔開始讓人畏懼、遠離。
之后,形成了神、魔對立。
由此可見,魔本身不是邪惡,是在傳承過程中,其神的一部份將魔樹立成對立面。
作為一種遠古傳承,神有神的信徒,魔也有魔的信徒。
魔門在西域、柔然,所傳承的根本方式,其實比神的傳播更加的直接。
教人生活技能,傳五行、陰陽之說,包含武功的傳承。
施醫贈藥,教人相互團結,延續族群。
傳播舞踏、音樂、藝術,讓人曉之禮儀,傳宗接代。
魔門與萬圣教所傳播的,都是諸如此類,讓人生活更幸福的實事。
只不過,這些事在武朝人看來,卻是有異樣的存在。
比如:魔門倡導女子不必從一而終,多和強大的男性交合,從而誕生出強健的后代。
又如:魔門教導人們不必尊神,萬事應該依靠自己。發洪水、干旱等等天災不要去求神,而是應該自救。
再如:魔門的醫學,多有以活人為習練,在魔門看來,人死后,身體便是無用之物,將其用于研究,以救更多人,何樂而不為?
作為穿越者的向天笑,在了解到這些后,立即判斷出:
所謂魔門,不過是較為原始的一種科學傳承,不能說全部正確,但確實更富有理性。
并且,向天笑將之與南蕃白教相比較,二者多有共通之處,或者說原本就是一家。
只不過白教發展的更加虛偽一些。
這就如同,魔先過渡到白教,再從白教過渡到神,而南蕃白教也是武朝中土釋門的前身。
頓時,向天笑明白了所謂宗教的起源。
最初的魔,是一種神秘崇拜與實踐哲學的誕生。
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分成了三部份人:
一部人堅持傳承,繼承魔的傳統,又將所有先賢歸功于一身,形成大天魔崇拜,形成后來的魔門。
一部份人,從實踐中出發,以己身修煉突破天地桎梏,既堅持哲學,又神化崇拜,從而形成了道門。
最后一部份人,只取好的一面,將之神化并形成宗教崇拜,這就是最初的佛,是真佛。
但佛的發展,卻在后世中產生了扭曲,以輪回轉生恐嚇眾生,使眾生愚昧。
佛不取眾人之物,后世佛子卻受萬家香火。
佛不塑像、不傳功、不居屋,后世廣修廟宇,騙取銀錢以享用。
佛不斷男女之事,以傳承子孫后代為重,佛陀便是傳下子嗣后步入悟道之行。
并在悟道之中遇貪欲之女,以己身行欲之事,從而使其歸正。(《觀佛三昧海經》、《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十住毗婆沙論》,佛家早期經文)
可見,佛家從魔傳承中,是正視男女之事,并言傳身教男女之事的正途。
而在佛教的形成過程中,偏離了方向,才有南蕃白教之雙身法,爾后才有佛教的滅絕人倫。
所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直都被人為的誤解。
誤解一:翻譯錯誤。
誤解二:解釋錯誤。
或者說,解釋的人,本身就是在妄語,曲解了佛陀的真意。
(明知娜伽乃是邪魔,非要翻譯成守護天龍,明知大自在天是什么,非要翻譯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