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六章雙雄故事

  前面就曾經說過,和在主流市場上以《紅海行動》為代表的的“港式主旋律”,已經充分說明了在這個時間段,這種類型的“港片北上”已經非常地成熟了。

  而以后也許還會有更多的港島導演效彷這個已經有了先例的路子走下去,畢竟這條路已經被證實可行性非常的高。

  有另辟蹊徑的,自然也有“留守”的。

  而張汶強則是“留守”的那撥港島電影人。

  說起來,無論是神仙發,還是港島警匪片,似乎都繞不過去一個特殊的名詞——“雙雄”。

  港片的雙雄配敘事由來已久,大概是在七十年代的武俠片時代為源頭。

  那時候,如今已經成為了自嗨保留地的某象獎都還沒有誕生,邵氏電影王國獨霸香江。

  導演張徹開創了“雙雄”武俠片以及陽剛美學。

  從《新獨臂刀》、《報仇》,到《無名英雄》、《雙俠》等影片,素有“茄汁(番茄醬,指假血漿)大導”之名的張徹,在他的影片里最常見的套路是——兄弟含笑共赴黃泉路。

  總之,要死得轟烈,要死得赤誠,但絕不能死在背叛和誤解里。

  那是港島“雙雄”片的第一個階段。

  而到了第二個階段,則是由“雙雄”從武俠片向警匪片轉變的開始,而這個時候,就是張汶強最為推崇的神仙發的時代開端了。

  這個階段的“雙雄片”,沒有了以前的硬橋硬馬,拳拳到肉,但唯一不變的卻是“情誼”二字。

  正與邪,法與情,江湖道義與血脈親情。

  這個階段的雙雄片,幾乎都是起源于當年的《英雄本色》的爆火所引發出來的潮流。

  《英雄本色》這一部電影,三個失意人。

  一個撲街了好幾年,被嘲諷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白鴿吳。

  一個在電視劇里叱吒風云,卻在大銀幕上連摔好幾次跟斗,被稱為票房毒藥的發哥。

  一個曾經在上一代的“雙雄片”中享受了無盡榮光,而年歲漸長后逐漸落寞于江湖的狄龍。

  就連唯一一個相對來說“風光無限”的哥哥,其實也在電影屆內沒有任何足以稱道的代表作。

  地位有點類似于如今讀作“流量”,寫作“搭頭”的玩意兒。

  白鴿吳之所以拉他來的目的也很明顯,就跟現在一些撲街制作,撲街導演把流量明星忽悠來拍戲差不多,打著恰一口流量錢來做最后的保底的主意嘛.....

  而那部戲一開始,“小馬”這個人物只是一個配角,作為前黑幫大老男主的一個忠義小弟而出現。

  電影本來要表現的也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黑道哥哥和警察弟弟之間愛恨牽絆的故事罷了。

  然而小馬哥的出乎意料之外的光芒萬丈,卻改變了這個格局,也讓江湖的兄弟情在電影里遠遠超過了血緣的兄弟情。

  為后續以發哥為代表的一系列雙雄片給打了個樣。

  甚至三十年之后的今天,“小馬哥”這個原定的男三號早成為了那部電影在大眾心目中的唯一標簽。

  這同樣也是鑄造了發哥讓人津津樂道的傳奇中的開端。

  ——他是唯一一個以男三號的角色配置拿下了影帝的男人。

  也正是這個角色,從此之后賦予了發哥一種近似于好來塢“超級英雄”一般的氣質。

  只要他穿著風衣拿著槍出現在鏡頭前,他就不可能是配角。

  或者更夸張一點也無妨——有他的電影,他就不可能是配角。

  一個電影時代不能沒有英雄。

  在港島電影市場極近癲狂的時代里,雙周一成無疑是最耀眼的三個人。

  如果說大哥成代表的是身手矯健的“歡樂英雄”,那么星爺就算是笑中帶淚的“草根英雄”。

  至于發哥,就是那個自帶王者氣質的“超級英雄”了。

  可以說《英雄本色》這部電影最大的意義,就是它開啟了一段屬于港片的英雄主義。

  并且以一種非常陽剛和具有沖擊力的形象橫掃了小櫻花和小西八,乃至整個東南亞的市場,把港島電影帶入了一個新的黃金時代。

  而發哥本身,也成為了那個時代最具有鮮明個性的標簽。

  而如今的丁炙需要做的,就是在接下來的一段日子,直面發哥這位曾經“江湖”的締造者。

  其實和說起來,《無雙》的“雙雄”,又和第二個階段以《英雄本色》、《喋血雙雄》為首的那一類型又不太一樣。

  畢竟在現在這個大環境下搞什么江湖兄弟情,江湖風云之類的,且不說過不過審,觀眾也未必愛看。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審美傾向,以“草莽江湖”這種類型為賣點的雙雄片,也許只適應于當時特定的年代。

  《無雙》這個本子,說起來,還是極有當年港片的那種氣質在的。

  不說別的,“雙雄”,“神仙發”,“偽鈔集團”這幾個關鍵詞和要素,幾乎是能夠直接讓人聯想到《英雄本色》了。

  但其內核,與其說是雙雄片,倒不如說是一部“雙惡片”。

  沒有什么江湖義氣,也沒有什么正邪糾葛,有的只是一個赤裸裸的惡人的一體兩面。

  發哥這一次的角色李復生很特殊,它的根源其實就是脫胎于丁炙飾演的角色李問的一個臆想。

  這種通過非線性敘事的方式,以一體兩面具象化所呈現出來的“雙雄”假象,其實都是來源于同一個人的謊言以及對于“想成為完美的人”的渴望。

  在距離丁炙來到片場和發哥以及導演的第一次碰頭已經過了也有幾日。

  而在他們后面,其他《無雙》的演員也陸陸續續地來到了片場。

  說起來,丁炙盡管貴為監制,但是他這一次并沒有干預《無雙》其他演員的選角。

  他始終知道,專業的事要交給專業的人去做,這部片是張汶強十年磨一劍,怕是比丁炙的要求都要高上許多。

  如果不是真的有大問題,丁炙還是會選擇尊重這位編劇型導演。

  除了發哥之外的其他演員中,和丁炙對手戲最多的莫過于兩個人。

  其中一個就是在李問構建的故事里,和他的關系最好的“鑫叔”,是由港島的金牌綠葉廖啟智飾演的。

  而另外一個,則是整部片的女主角“阮文”了。

  這個角色則是被同是內地演員的章靜拿到了手。

  這位年輕的時候有“導演太太團公敵”之稱的影后身上或真或假的傳聞有很多。

  從剛出道時那些國際A類影后,到前幾年甚至參演到漫改網劇的配角的程度,也讓對她還有關注的網友們都議論紛紛,甚至有人說她已經破落到需要接網劇的地步巴拉巴拉的。

  但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其確實有著冠絕內地女演員們的港圈資源。

  像是這一部集齊了發哥和丁炙這兩張王炸的《無雙》,她悄無聲息地就拿到了女主角的位置。

  不過奇怪的是,同為被傳為港圈資源豐富的丁炙,和這一位的交集卻是幾近于無。

  這一次實際上是他入行這么些年和這位頗負盛名的影后的第一次見面。

  不得不說,這位影后的演技單是看以往的作品就知道母庸置疑,而其在皮囊上也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據丁炙了解今年的她已經四十歲了,可能是骨相優勢,狀態卻依舊保持得不錯,顯得頗為美艷動人。

  要說她是三十出頭,似乎也不會讓人覺得有多違和。

  而且那種優雅且有嫵媚感混合起來的氣質尤為出眾。

  換句話說,就是有種清純又帶著點若有若無的撩人氣質。

  說通俗點,是那種女人一見就會心生警惕的“狐媚感”。

  哪時一種從骨子里透出來的性感。

  所以也難怪當年她有這么多傳聞。

  當然,丁炙也早就過了剛來到這個世界時,那種對于吃瓜孜孜不倦的八卦心理了。

  畢竟真的混多了,才知道這個圈子到底有多臟。

  真的一件一件事情八卦下去,丁炙其實這些年也不用干別的了,轉職干狗仔可能還比較有前途。

  而章靜本人給丁炙的感覺也還算不錯,禮貌,懂分寸,且沒有太多的幺蛾子的問題。

  當然這也許也跟丁炙如今的地位有關系了。

  今年《藥神》的成績,足以把他碰上一個新的高度。

  劇組中,演員中除了發哥之外就是他最大咖了。

  不是有那么一句話嘛,當你成功了,你會發現身邊都是好人。

  沒有桀驁不馴的,也沒有巧言令色的,更沒有惹人生厭的。

  而丁炙也不在意這些小細節,這些天來,大多都和這些主要演員們都交流劇本和角色。

  但是和丁炙聊得最多的,自然還得是發哥。

  一方面,自然是因為發哥和丁炙在戲里頭的角色的對手戲是最多的,而且這兩個角色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都屬于李問的一體兩面。

  李問這個角色,他既強大又自卑,既張狂又膽怯,既心思縝密又賭性十足,有內心柔軟的一面,又是個喪盡天良的瘋狂之徒,既霸氣癲狂的表現,又有畏縮不前的頹唐。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李問”這個角色理論上是要比“吳復生”這個幾近完美的“導師型”角色要更有發揮空間的。

  當然,這僅僅是理論上。

  一個角色再好,也需要有人給演出來。

  畢竟又有幾個人能扛得住發哥那種渾然天成的霸氣外露呢?

  這就是理論和實操上的問題了。

  所以一開始,在預設了發哥飾演吳復生之后,張汶強是把島內的所有人都過了一遍,似乎都找不到能夠合適的演員。

  最后勉強在心里暫定了郭瓊成,卻發現劇本里的人設還是需要為他而去調整。

  不是說郭瓊成的演技不好,實際上他是當年四大天王里在表演上最大器晚成卻又最有成就的那一個了。

  只是隱約之間,郭瓊成似乎還是差了那么一點味道。

  可能你沒辦法挑出他太大的錯處,但就是差了那么點東西。

  而這一點“東西”很多時候,卻是至關重要的一點。

  那就是所謂的“靈光一現”了。

  說實話,角色找不到特別匹配的,再加上資金方面有不充裕,其實張汶強有段時間真的考慮過放棄找發哥參演的念頭的。

  直到林朝先給張汶強提了個醒,讓他放眼去內地找找看,結果張汶強一下子就找到了丁炙,然后就再也轉不開眼睛了。

  要說“吳復生”這個角色,他在寫劇本的時候,還有刻意地往“小馬哥”去靠攏的話,丁炙和“李問”這個角色的吻合程度,簡直就是讓他看到了中彩票般的巨大的驚喜。

  丁炙對于《無雙》這個本子那靈敏至極的觸覺更是讓他感到了興奮。

  他同時發現了丁炙是那種少有的,能從如同導演般把控全局的視角去分析角色的演員。

  這一切都讓張汶強有種突逢知己的感覺。

  而在定下了丁炙,反而讓他堅定了邀請發哥參演主角的念頭。

  因為這個時候,至少從丁炙身上看到屬于“李問”的那種特質,似乎已經足夠和發哥在某種程度上“勢均力敵”了。

  而另外一個發現這一點的,卻是發哥本人。

  “哇!還在做功課啊!”

  片場上,已經換好了服裝的發哥笑瞇瞇地走了過來,看著丁炙手頭上那一大疊看上去起碼有十幾萬字的人物小傳,開口說道。

  那是丁炙在進組前就給李問真角色做好的人物小傳,整整有三萬字之多,里面包含了李問這個人的童年,趁人,乃至第一次殺人犯罪的所有心路歷程。

  在來到劇組之后,他又同樣和張汶強以及發哥聊了許多問題,甚至連飾演“情人”的阮文,也就是章靜也沒有放過。

  這些天來,很多演員,包括導演張汶強,都有些躲著丁炙的意思了。

  并不是不習慣有人做前期工作這么“繁瑣”,而是因為,丁炙總會從一些非常稀里古怪地方面提出一些建議。

比方說,假幣的發售渠道的表述有著破綻,會因為某個環節很容易被警方追查到啊  在騙取無酸紙的話術中,還能有著更好的完善啊。。。。。。

槍戰的時候,發哥雙手持重火力橫掃在現實中是會先把自己給搞死的啊還有,李復生五人組橫掃整個柬埔寨雇傭兵的戰力方面有點存疑啊這是細節方面的,也有李問和阮文的感情線方面究竟是真是假,李問對于“李復生”的存在是真的全部虛構,還是他精神分裂的一些前兆  你要說丁炙是狗抓耗子多管閑事?

  那還真不是,丁炙是聯合出品方九爻傳媒的老板,同時也是這部片的監制,還是這部片的聯合執導。

  不過在那么多人頂不住的情況下,發哥倒是個例外,他反而很是樂意和丁炙聊一些很瑣碎的問題。

  準確來說,發哥能夠隱約感受到丁炙這種“入魔”式的狀態究竟是為了什么,那是因為對上他本人,而知努力調節處一個更加完美狀態的表現。

  這小子,是把自己當成對手了。

  不過就連久經沙場的發哥,都被丁炙這種若有若無的興奮給感染到了。

  甚至發哥都能隱約感覺到,丁炙如今的身體里似乎潛藏這一個可怕的怪獸,正準備要狠狠地“咬”自己一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