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百八十一章不走尋常路就對了

  丁炙只是稍微點了下李修緣兩句,之后并沒有再多言。

  其實很多人的潛意識里,都會有種好為人師的傾向,說白了,就是一種另類的尋求認同感。

  這種尋求認同感的需求有時候會很強勢。

  比方:“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又或者:“我的規矩就是規矩。”

  以及:“我真的生氣了!是不是人家不發火就把人家當傻子啊!

  !”(這句劃掉)

  有時候這種需求則會披著一層這樣的皮。

  比方:“誒!你看我才是對的吧!早讓你聽我的了!”

  又比如:“你瞧我牛逼不?”

  或者:“我跟你說啊,這個我最有經驗了,曾經巴拉巴拉巴拉”

  這就演變出了很多應對方法。

  最經典的莫過于:你在教我做事?

  畢竟大多數人似乎總是傾向于更喜歡輸出觀點,而不是接受觀點。

  要不然“能納諫”也不會成為明君的標志之一了。

  當然,丁炙和李修緣關系不一般。

  往私里說,兩人相交莫逆,那都是結婚能給對方當伴郎的交情。

  往公里說,丁炙是帶他入行的領路人,還是他如今的正牌老板。

  往戰斗力里說,別看現在李修緣胖若兩人,但那厚厚的脂肪壓根沒啥用,丁炙全力一拳哐當下去,估計下場也和幾年前沒啥兩樣。

  在這些情況綜合下來,李修緣從來都是對丁炙從善如流的。

  畢竟不行也得行,這擱在以前也有說法的,叫“兵諫”。

  而李修緣也貫徹了丁炙的“指導思想”,開始轉變自己這幾年有些固化的思維。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丁炙在第一波強勢干涉了之后,卻是在接下來的籌備工作,包括挑選嘉賓方面丁炙都交出了主導權。

  畢竟,說到底李修緣才是這檔綜藝的總負責人。

  丁炙作為老板會提點對方,但不會手把手地把屬于李修緣的工作全部包攬。

  對于工作方面,丁炙永遠不會嘗試去當“累殺”自己的諸葛亮。

  說起來,其實《拳力以赴》這檔節目在蜜桃TV內部,在立項之初其實是不咋被看好的。

  首先,拳擊實在是在小眾了。

  像是之前類似于小眾且垂直的競技真人秀,例如嘻哈,例如街舞,哪怕是最近兩年逐漸變味的脫口秀,都比它強。

  畢竟唱歌跳舞逗悶子,本就是有著比較強的娛樂性的。

  拳擊?

  先不說其趣味性較為缺失,其實這個運動本身就有著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就這樣說一個數據吧,在全國范圍內的在冊職業拳手的數目是142名,其中的女子職業拳手只有八人。

  對的,十幾億的基數,就只有這么些現役拳手。

  甚至能打國際賽的,一只手都數的出來。

  尤其在去年國內唯一一個輕量級世界拳王宣布退役之后,同時也就宣告了國內世界拳王這一頭銜的缺失。

  準確來說,從去年開始,在國內的現役拳手里,要么已經沒有世界級別拳王了。

  就連運動本身,從上層,中層,都顯得極為缺失和混亂!。

  所以說,李修緣的這次“選材”,已經不是冷門了,而是“冰門”。

  節目不被看好,類型偏門,而且還要搞“試鏡”。

  在圈內不少人的眼里,大多是覺得丁炙這一波又是在玩花樣怕是要玩砸了。了。

  說實在,丁炙會做出這種事情來,大家似乎也不覺得出奇了。

  畢竟這位爺興趣廣泛,什么編劇,導演,唱歌,打擂臺,彈鋼琴之類的說來就來,興趣廣泛得很。

  就算什么時候他拿起鍋鏟,告訴大家:其實我還是個廚子。

  可能也已經不會有太多人驚訝了。

  區區搞一個讓李修緣搞一個拳擊綜藝,其實都還在大多數人的理解范圍內,畢竟娛樂圈拳王想擺個擂臺賽,又有什么錯呢?

  他只不過是個一拳二三十年刑期的寶寶罷了。

  但是相應的,這檔節目的嘉賓,就別想請一些比較有流量的藝人了。

  再加上在丁炙的影響下,整個嘉賓的篩選還變得格外地“嚴格”。

  那么可選擇的范圍就大大地縮減了。

  像是余雯雯這種比較有大眾知名度的,一看臉就有不少人認識的,已經能算是這檔節目的“頂流”了。

  而其他被這檔節目敲了通告的,大多數都像是李苑、孫睿,還有肖順然這些娛樂圈有點臉熟的三四線小透明為主。

  特征就是各自都有一定的粉絲群體,但是對于廣大群眾來說,都屬于那種“誒!這帥哥/美女誰啊?”的臉盲狀態。

  反正這些因素都拼湊起來,先把丁炙這個大殺器撇開不說,這檔綜藝明顯就是“撲街相”十足。

  唯一足以稱道和引發關注度的,大概就是丁炙本人了。

  就像是網劇在平臺內部往往會被評級一樣,網絡綜藝節目同樣會被評級。

  《拳力以赴》這檔節目拿到的評級只是A級。

  要知道,這檔節目可是已經確認了丁炙這位炙手可熱的一點頂流加盟的情況下,依舊僅僅是A級,足以說明這檔綜藝多不被看好了。

  李闖今年28歲。

  大學畢業數年后在一線城市里闖蕩了好幾年,然后攢下來的錢還不夠廁所的的首付。

  當初談了好幾年的女朋友也因為房子問題最終遺憾地分道揚鑣。

  再加上父母年歲日高,在大城市里混的不咋樣的李闖,便很自然而然地“回流”到了四五線小城市的老家里頭。

  依靠著家里人的關系,順利混到了個鐵飯碗的工作。

  按照現在的流行語來說嘛,那就是躺平。

  朝九晚五,打卡下班,提前進入養老模式的李闖漸漸地也就適應了這種慵懶愜意的生活。

  隨之而來的,便是本就已經有點發福體態越發地長肉發胖,肚子上的游泳圈也是日漸地圓潤。

  如果讓李闖大學時的同學朋友見到他這個樣子,肯定會驚到下巴都掉下來。

  因為李闖在大學的時候可是拳擊社團里的社長,甚至在幾場業余的擂臺拳賽中,他也曾拿到過第一,甚至還接受過當地的市級電視臺對方采訪。

  即便是在當地幾家大學城中都是小有名氣的那種風云人物。

  誰知道短短幾年間,就成了如此模樣。

  說實在,李闖也不是沒想過要支棱起來,但是說白了,惰性就像是蝕骨的毒藥,會慢慢地滲透人的意志。

  在一線城市忙碌的時候,他就給自己找借口,工作都那么忙了,等到工作上了一個臺階,就加緊鍛煉身體,把那身肉給減了下去。

  等到現在徹底清閑了,減肥?

阿巴阿巴阿巴阿巴  清閑的工作,再加上沒有什么談戀愛的想法,所以空閑的時間我就顯得挺充裕的。

  工作之余刷劇,煲綜藝,也就成了常事。

  而今年的劇集在《惡之花》完結之后,再也沒有特別有意思的了。

  至于綜藝,更是來來去去都是那些模式。并沒有什么驚喜。

  這一天,李闖早早在下午三四點鐘就開始摸魚的時間。

  突然手機屏幕劃過了一個消息,完了之后他又倒了回來。

  “拳力以赴?新綜藝?”

  說著,李闖又砸吧了一下這個名字。

  “一般完諧音梗的節目無一例外,都得得撲街。不過……”

  李闖的目光放在了另外的一行的字眼上——國內首檔拳擊真人秀。

  他此時是種什么感覺呢?

  大概就是那種和前女友分手了好幾年了,突然在旁人無意中的話語中提及難她的近況,想要裝作毫不在意,卻又不由自主地豎起耳朵來的感覺吧。

  拳擊,多么熟悉而又遙遠的詞語。

  李闖摸了摸自己的曾經是六塊腹肌所融化成的游泳圈。

  同時他又把目光在了官宣微博上公布的第一批嘉賓,或者說是選手名單中。

  前羽毛球世界冠軍林凡,選秀出身的流量,歌手余雯雯……

  李闖撇了撇嘴。

  說實話,有點期待,但是又有點害怕會失望。

  期待是因為國內的綜藝或者說是真人秀,還是第一次涉及到拳擊的范疇。

  害怕失望,則是因為作為接觸過拳擊的業余選手,李闖其實是非常清楚明白,拳擊這項運動并不是一項可以一蹴而就的運動。

  這是需要的是長年累月的不斷訓練,才能夠勉強有所成的運動。

  所以絕不是十來個明星藝人,突擊個十頭半個月的練習就能夠做到的。

  抱著這種微妙的心情,李闖繼續往下翻。

  《拳力以赴》隨著公布第一批嘉賓的同時,還順帶放出了類似于“先導片”或者是預告片的玩意兒。

  準切來說,就是各大藝人或者公眾人物在“試鏡”時的鏡頭的精彩剪輯。

  估計就連那個時候試鏡額那些嘉賓可能都不清楚,節目的錄制,從那個時候便已經開始。

  這個“精彩剪輯”其實并說不上很精彩。

  不過有些別開生面的就是丁炙的問話模式。

  他和嘉賓的對話更像是在和朋友嘮嗑。

  并沒有什么愛好拳擊啊,被鍛煉身體強健體魄,意料之中又老生常談的玩意兒。

  而丁炙最常問到的問題,

  莫過于詢問嘉賓是不是打過架,人生一次打架是什么時候,什么感覺。

  ——“哈哈哈哈!丁炙和那個孫睿也太逗了,這算是試鏡場面還是相聲場面啊!”

  ——“丁炙又搞新花樣啊!我正在亞娜吧得等著他的新作品呢,結果他轉頭就去玩起了綜藝!有點不務正業啊!”

  ——“快給我滾回去拍電影啊!玩什么綜藝!那是你該玩的嗎!啊,沒有丁炙新劇看的我要死啦!(罵罵咧咧)”

  首先,官宣微博上出現的綜藝發起人中的“丁炙”兩個字,迅速把這檔節目給抬上了熱搜榜。

  這也是丁炙在綜藝市場一直有價無市的原因所在了。

  天知道以丁炙的國民度和粉絲熱度,能給一檔綜藝,一部電影給予多大的幫助。

  畢竟像是李闖那樣,因為對于拳擊本身就感興趣,從而關注到這檔節目的人畢竟還是少數。

  更多的人是因為丁炙這塊“當紅辣子雞”而關注這一個節目。

  另外一方面,春節檔到如今,也已經快四個多月過去了。

  《藥神》所創造的票房奇跡還恍如昨日。

  但實際上,丁炙已經有快四個月沒有新作品問世了。

  所以《拳力以赴》中,實際上蹭丁炙的意思跟是明顯。

  比方明晃晃的“發起人”身份,就足以證明了這一點。

  ——“所以丁炙又要再次重現他那拳打泰國拳王的那一幕了呀?”

  ——“娛樂圈拳王重現江湖,讓我們來抽取下一位受害人!”

  ——“其實即便是有丁炙,我也不太看好這檔節目怎么辦?我仔細看了看參賽名單,除了丁炙本人之外,全是見都沒見過的人了??”

  ——“哪怕丁炙跑去參加音樂綜藝也好,有《孤勇者》還有《生如夏花》這些歌打底,我都能相信他啊,結果搞了個拳擊比賽,總覺得不倫不類的。”

  ——“飄了唄,丁炙這屬于出一部好作品,回過頭來就獎勵自己一段假期的經典操作了。”

  ——“咦!我突然發現了,其實這檔節目也可以算是整容鑒定期額!那些敢來這檔節目的,十有八九就是原裝貨了,不然哪張整容臉經得起拳打腳踢額考驗?”

  ——“開什么玩笑?還真的有人會以為這是真人秀沒有劇本吧?

  我肯定很負責任得告訴很多人,有些劇本甚至就連你臺詞和臺詞之間要嘆上幾口氣都詳細記錄著。”

  在外界還在為了《拳力以赴》的人員配置,丁炙在其中扮演者什么角色而議論紛紛之際,這檔節目卻是在緊鑼密鼓地錄制當中。

  這檔節目的人員實際上配置很有意思。

  發起人——丁炙。

  丁炙作為《拳力以赴》的官方發起人。

  其實這個角色的定位非常地模糊。

  準確來說,丁炙在這個節目里的權利可以無限大,以內他本身就是李修緣乃至這個綜藝制作團隊的老板。

  但在另外一方面,他在這個節目的定位又是有些疏離,他不是選手,也不會是某個“戰隊”的經理。

  對的,像是在cos一般,一共12個明星藝人組成“拳手”隊伍被分為了三個戰隊,由三個經理人分別帶領。

  實際上,在李修緣原本的設計當中,明星藝人應該要有24人才對。

  在經過后來的重新梳理更改后,直接刪減了一半。

  之前很多花里胡哨的“劇本沖突”也全部消失。

  直接就是對抗。

  拳拳到肉,沒有一絲放水的對抗。

  甚至參加比賽之前,所有藝人都得先先下免責聲明。

  換句話來說,就是把一檔原來設計成“科普”類的半娛樂型真人秀,變成了無限接近真實比賽的真人秀。

  只是“追夢人”,不是普通素人,而是不少人所熟悉的明星和藝人。

  而在錄制的第一關卡,就是一個大驚喜(嚇)。

  他們十二個人,要在擂臺上車輪戰丁炙。

  不是在試鏡的時候,那樣輕而易舉地來上一拳,而是現在擂臺上,穿戴好裝備,一對一的戰斗。

  選手們要考慮的是,在鏡頭面前,要怎樣才輸得好看一點。

  丁炙要考慮的是,到底要怎么放水,才能在操持不打壞人的同時,把這種“比賽”打得好看。

  他們都覺得壓力挺大。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