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四章你可以永遠相信丁炙

  #丁氏懸疑炸裂登場#

  #《調音師》席卷九月檔#

  #丁炙新作,上映三天累計票房突破3.67億!!!”

  在接下來的幾天,這些詞條接連被拱上了熱搜,雖然大多都是曇花一現,但在沒有特地買熱搜的情況下,已經能證明其中的熱度了。

  而《調音師》在經過點映的發酵之后,在9月8號上映當天,就拿下了1.26億的票房。

  在非大熱檔期能拿下這種票房算是極為出眾的了。

  而接連的第二天,第三天,也延續了首日的火爆,直接三天內拿下了3.67億的票房。

  這無論是對于九月檔,亦或者是對于懸疑片這種相對小眾的類型片來說,都是極為爆炸的成績。

  而全國院線本來就處于60高位的排片率則再次有了漲幅,在第四天開場的時候,有不少人發現,《調音師》的排片率居然已經逼近了70!!

  不得不說,無論是丁炙,還是鵝廠在對于《調音師》的提檔操作還是點映,都能稱得上是走了一步好棋。

  事實上,在一開始時,這兩個操作在幾大出品方那邊是有一定爭議的。

  因為眾所周知,一般國內的票房大爆的記錄,大多都是由國慶檔以及春節檔創造的。

  就像是今年初和丁炙有關的那匹票房黑馬《紅海行動》,就是在春節檔創造了票房的奇跡,直接登上了國內總票房記錄的亞軍寶座,甚至距離冠軍也只有一步之遙。

  而作為創造了這個奇跡之的功臣之一的丁炙,在今年的第二部上映的電影,再加上有去年短片爆款的加成,其實無論是歡頌傳媒亦或者鵝廠,其實都是有一定信心的。

  每年的國慶檔都老早就被好幾部大制作提前瞄準,可謂是真正的絞肉場,別看那些大熱的電影這個拿下一二十億以小博大,那個拿下三四十億突破記錄,但實際上終究逃不過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規律。

  因為大多數的消費觀眾,一個月可能只會去電影院觀看一到兩部的電影,能看三部電影的都算是觀影愛好者了。

  這就會產生一種虹吸效應,也就是大熱的電影火爆滿場,被擠下去的電影無人問津。

  一般的片子膽敢放在國慶檔,那就是個死。

  《調音師》有丁炙的一貫戰績口碑以及去年大爆的短片加持,其實按道理說是不怵任何人的。

  畢竟作為一部低成本的懸疑片,他們的目標本就不是跟那些主旋律大片磕個你死我活,能夠大賺就夠了。

  結果卻因為時長的原因,單是和院線方協調排片率的問題就磨嘰了很久。

  其實這一點上,無論是歡頌傳媒亦或者是鵝廠方都對丁炙對于電影時長的固執都是頗有微詞的。

  然后丁炙卻大手一揮,強硬地決定了,商量不妥那就不商量了,直接提檔到了九月份!

  歡頌傳媒和鵝廠方即便頗有微詞,但是最終還是被拍板了,因為丁炙的九爻,是這部片的最大投資方,丁炙本人既是這部片的總制片,又是最重要的男主角,甚至還是這部片的編劇。

  最重要的還是他以往的戰績,讓所有人都信服。

  毫無疑問,丁炙再次證明了他自己。

  在前面有暑期檔的七八月份剛消耗完一波觀影需求,后有十月國慶檔的眾多大片虎視眈眈,九月份不可為不是電影市場里比較尷尬的一個月份。

  但是《調音師》在上映三天,就立馬拿下了三點六億以上的票房,這種開門紅的成績,足以讓所有不信服的人口閉上自己的嘴巴!

  值得一提的是,《調音師》的這部電影,刨除掉丁炙本人穩居一線影星片酬行列的3000萬片酬大部分折算進投資外,其他諸如釋巖能,鄒雨桐,亦或者是祝珠這三大重要角色,其實片酬方面都不算高。

  這其實也是行內的潛規則,電視劇的拍攝,有很多演員藝人能夠拿到動擱高達幾千萬,甚至在最巔峰那幾年,能拿到上億的片酬。

  但是一旦要出演電影,那個片酬頓時就會降格到不可思議的地步,甚至有些有追求的可能會為了好本子,直接降到百萬以下來出演。

  鄒雨桐還好一點,有過一部《我腦中的橡皮擦》大爆的記錄,目前也能拿到百萬級別的片酬,但其他演員,比如像是林鱈,龍婆,釋巖能這三位戲份不低的角色,那片酬真的便宜得令人發指。

  所以在演員片酬這一大筆開支被縮減到極致之后,整部《調音師》的制作成本其實被壓縮到了最低,即便再加上最近兩個月在宣傳和發行方面的費用,攏共居然也不超過五千萬。

  也就是說,這部片在僅僅上映了三天的情況下,不但已經回本,而且還開始源源不斷地提供著純利潤了!

  而后續還有整整將近一個月的上映周期!

  也就是丁炙的九爻傳媒如今沒有掛牌上市,不然就這種大熱的趨勢,股價得有一波大飛升!

  這其實就是一個一線明星標桿的重要性,也初步向業界展示了“丁氏”招牌的威力。

  而且,丁炙也非常難得地一改“懶惰”性格,在公映之后依舊辛勤地全國巡回路演,讓《調音師》在開場三天的“三板斧”過后,依舊保持著相當高的熱度。

  沒辦法,九月份沒有什么值得一看的新電影,而無論是朋友圈還是各大社交平臺一打開就能或多或少對于《調音師》的安利,好像不看就和朋友間沒什么共同話題一般,再加上丁炙確實已經成了大多數觀眾心目中的質量保障。

  或者被安利,或者是從眾,又或者是“丁炙光環”,反正在眾多buff加持下,上映當周,電影的累計總票房就突破了10億大關。

  在突破當天,丁炙還破天荒地聯合幾大主演,在微博的平臺上傳了錄制好的惡搞番外,而導演是整活專家李修緣。

  這一段惡搞視頻一出,立馬又火速登上熱搜,再次把這部片的相關給帶火。

  經此一役,“以小博大”,“賺錢機器”的名號在眾多資本方的眼中,幾乎是和丁炙本人掛上鉤了。

  這其實就不難想象,為什么被傳作“鵝太子”的王以瞻為什么這一次去問“霸霸”要說法時,最終被敷衍了事的結果了。

  盡管丁炙和鵝廠的聯系并沒有以前緊密了,但人家這部電影正在賺大錢啊!

  人接一分鐘幾百萬上,反襯你這還開播后沒什么動靜的續集,要選擇誰,那還用多說?

  對的,盡管電視劇和電影很大程度上,并沒有直接競爭關系,甚至在針對的人群中都沒有什么沖突。

  但是王以瞻以及《窺探2》片方所營銷出來的所謂“丁氏懸疑”這種明晃晃蹭丁炙熱度的玩意兒,直接被三下五除二地給化解得一干二凈了。

  丁炙把《調音師》提檔,雖然實際上并沒有考慮過什么打壓王以瞻啊,為“丁氏懸疑”正名的想法,純粹是出于商業方面的考慮。

  畢竟盡管對方狂蹭熱度,但如今蹭丁炙熱度的人多了去了了,他又算老幾?

  只要不是會造成像是之前那個沈嶠那樣惡劣影響的操作,其實丁炙也懶得理,畢竟他也不是什么帶惡人是吧。

  但網友們顯然不是這么想的。

  在《調音師》票房大爆的同時,《窺探2》作為模仿《開端》邊播邊拍模式的后來者,也同時開播了。

  既然新劇開播了,自然也得買下熱搜給“預熱”一下的嘛。

  結果上熱搜的時候,也不知道是宣發哪根筋搭錯了,亦或者是疏忽大意沒注意,直接把“丁氏懸疑”的標簽也給貼上去了。

  最好玩的是,那天的熱搜榜單上,還同時掛著《調音師》票房突破十個億的熱搜。

  結果下面一個就冒出來一個“丁氏懸疑”的玩意兒。

  不明真相的網友們一點,是那部之前和丁炙粉絲還有第一季的劇粉撕得天昏地暗的那部劇。

  還真有那么幾分黑色幽默的意味。

  這下子那個被王以瞻的團隊前陣子好不容易摁下去的“真假懸疑大片pk”的段子又冒出來了。

  直接還整上了什么“真丁氏懸疑vs假丁氏懸疑”的嘲諷性熱議。

  甚至把某種腳踩方便面的那個“有人模仿我的臉,有人模仿我的面”的片段也被沙雕網友們給p出花來。

  最后鬧得越來越大,最后《窺探2》的片方還特地發出了一條公告。

  大致意思就是說,《窺探》這一系列,本就是丁炙老師編劇的懸疑作品,而且作為續集的《窺探2》從故事上的結構也是和前作一脈相承的。

  而且在加上這部新作的導演名字就是叫做“丁峰”,其實說是丁氏作品也未嘗不可。

  而王以瞻的粉絲們也在相應的微博評論區上,像是找到了“理論支撐”一般在那里“是啊是啊!”的。

  說什么“丁姓又不是只屬于一個人的姓氏,你能叫丁氏,為什么我不能叫?”

  ——“就是就是!要不提議除了你家那誰之外,被人都不能姓丁算了!!”這類的偷換概念的2話來。

  要說那個叫做丁峰的導演也算是遭受了無妄之災,平白無事就被拎出去擋了一槍,只能說新人導演沒人權啊。

  然而,這種爭議支一定程度上,也算是把這部劇給刷熱了。

  竟然也惹得不少人去看了這部劇。

  實際上,這部劇的本子也真的談不上很爛。

  事實上,在前作《窺探》的結尾中,確實留著挺多懸念的。

  而《窺探2》的做法也很討巧,既然丁炙不能再出演,那么前作主人公鄭直自然就是沒機會“復活”的了。

  但是他雖然不能復活,他的腦子卻能夠“復活”。

  這里就設計成,男主人公“鄭直”的腦子,被移植到《窺探2》的男一號,也就是王以瞻飾演的林浩腦袋里了,就和第一部“鄭直”的那個手術如出一轍。

  然后劇情再圍繞著這個林浩展開,而且因為同為頂流小花的穆藝的加入,其中感情戲份也會很大程度上有所拉伸,畢竟要平咖嘛。

  但是總體來說,雖然中規中矩,也增加了很多愛情戲份,但實際上在本子上也是用了心的。

  不然汪遷遠、劉義軍以及朱以隆也不會答應出演。

  但是在王以瞻的團隊為主導,狂蹭丁炙以及前作《窺探》熱度的情況下,他的粉絲還要和原作劇粉以及丁炙部分粉絲乃至路人撕逼的騷操作之下,這部劇的路人緣可謂是跌到了谷底。

  而且王以瞻和穆藝兩位頂流之間也不安生,兩人粉絲之間的撕逼大戰同樣整的如火如荼。

  要說王以瞻的粉絲確實好本事,兩面作戰依舊可以打的“有聲有色”。

  但是嘛,這種熱度的“高漲”,并未能如愿地反應在播放數據上。

  首播有著粉絲們的反復“捧場”和刷數據,那播放量也是居高不下,但是就是沒什么人討論罷了。

  實際上的出圈值,可能比之戲內,戲外的撕逼大戰更有話題度。

  而這一切,自然也被王以瞻歸結為丁炙的《調音師》上。

  是不是特奇怪為什么會得出這么神奇腦回路的結論?

  九漏魚嘛,你還能跟他盤邏輯不成?

  但是嘛,這一波無論網王以瞻多么想作妖,卻也不能妄動了。

  畢竟《調音師》的背后,鵝廠以及蜜桃tv也有占股,而鵝廠無疑就是王以瞻背后最強大的支柱,所以即便王以瞻再不爽,再郁悶,這一波他也只能憋著。

  當然,真等他作妖起來,無論是余振晁,還是劉治琰,甚至韓濱江的前車之鑒在那里,一時之間也不知道他被背后的鵝廠摁住算不算因禍得福。

  不過暫且不說丁炙一個提檔電影,就無意間造成的這些可能連他自己都不知道的影響。

  《調音師》的火熱依舊在爆炸當中,“丁氏神話”已經初見猙獰。

  而丁炙這邊,也久違地見到了一個老熟人。

  “你好,好耐無見啊!丁仔!”

  “林導,好耐無見,精神不少嘛!”

  赫然正是《紅海行動》的導演林朝先,而跟在他旁邊的,則是一個戴著眼鏡,頭發灰白稀疏的中年男子。

  “來,我來替你們介紹一下。”

  “這位不用我說了,是內地最火爆的當紅藝人丁炙!”

  林光頭轉過來,又替丁炙介紹起這位面生的導演來。

  “這位是張導,張汶強。”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